的历史传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需要和思维观念的不同,四法域的收养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拟通过对我国四法域中收养制度的收养的 民法典第264条收养人对养子女最少已抚育两年,并且可推定建立子女关系有利于养子女,[2]德国民法典第1741条第1款收养有利于子女的最佳利益[3]联合国198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62.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据此认为,原因理论仅存于法国民法典中,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把合法原因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但 是必要的,但仅此一项经常又是不充分的[1](P108)。必须注重对价(原因)对合同效力的影响,而这一点在我国司法实践和学理上甚至被忽视了。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6.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据此认为,原因理论仅存于法国民法典中,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把合法原因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但 是必要的,但仅此一项经常又是不充分的[1](P108)。必须注重对价(原因)对合同效力的影响,而这一点在我国司法实践和学理上甚至被忽视了。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38.html -
了解详情
折中式,既列举一些侵权行为,又对其他侵权行为作一概括规定。如《德国民法典》第823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 基于法律的民族精神而拒绝使用公共秩序概念的偏执做法也应加以纠正。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对我国民法的一般侵权行为规定作一反思。目前,《民法通则》是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6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主张该理论的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在于保护交易安全,在德国普通法时代,因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此项理论实属必要。但《德国民法典》对善意取得制度设有明文 行为无因性理论是以承认当事人内部物权与债权关系,进而排除债权关系对物权关系的影响来保护第三人的,而公示公信原则却从物权变动当事人外部入手,直接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9.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财产行为者,应均属债权。至于债权产生的根据、目的等,均不影响其权利本身的性质:不同的债权自有不同的产生依据,如果说物权请求权因基于物权产生或基于 以德国的立法模式在基础,加以改造规定我国的物权请求制度。德国民法典对物权请求权的是这样规定的,在民法典在第三编“物权法”之下的第三章“所有权”专设第四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位问题,有的商法学者从民法与商法对社会事实的影响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二者的关系。比如我国台湾学者张国键认为:商事法与民事法,虽同为规定关于国民经济 中的许多规定,只有根据《德国民法典》所确立的一般性原则才能理解;而《德国商法典》的作用就是对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加以变更、补充和排除。[6]商法中之所以不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42.html -
了解详情
3. 这些协议是以妨碍、限制或者歪曲竞争为目的,或者能够起到这种后果。要判断一个卡特尔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首先应当界定市场。反对限制竞争法中没有关于市场 的概念。在实践中,若将卡特尔合同按照德国民法典的含义去解释,就会大大限制卡特尔法的效力。这可由1970/1972年焦油染料案加以说明。[2] 196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2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立法相继颁行多年,相比之下合作社立法属于后发性制度,它必然受其他企业制度安排及其制度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公司法的一些规范、立法技术和程式将会约束合作社的 现状和法律制度环境而言,笔者认为我国合作社立法宜采取单独、专门立法的体例。其理由是,我国民法典起草者虽然竭力主张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但是就其起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44.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将国有农场改造为股份制农业企业,让其缴纳农地使用费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三、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拓展 对我国现行土地用益物权体系进行改造、整合的 化。 受租赁权物权化理论的影响,十九世纪晚期以来大陆法系各国制定的民法典以及民事特别法普遍赋予租赁权一定的物权效力。依《德国民法典》第571条、57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