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允许恶意被代理人主张代理人的善意。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代理行为中意思表示瑕疵或是否知情的判断未作任何规定,建议参照《德国民法典》第166条规定如下:代理行为 的后果归属于自己的意思表示,追认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无需相对方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追认既为意思表示,当然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01.html -
了解详情
不尽如意。首先, 该示范法在物权部分第83条规定了商业证券的法律适用,但这里商业证券是否包 括 资本证券(股票、债券)不甚明确,并且该条进而指出 除第83条涉及证券外,该示范法还有债权部分第101条规定了交易所业务 合同的法律适用。也就是说,除此之外,证券的法律效力、发生、转让、持券人与转让人、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13.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常说的偷拍偷录手法取得的。 那么,偷拍偷录的视听资料是否具有证据效力呢?它与未经同意有区别吗? 根据我国1995年《批复》中的 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毕玉谦. 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 . 法律出版社.1997 〔3〕刁荣华(台). 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M〕 . 台湾汉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46.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法律赋予了债权人向次债务人请求债务人债权的权利,它所体现的仍然是债权的法律效力。我国学者赵旭东主编的《合同法学》认为:代位权是从属于债权 债务人相同,作为被告。有的认为,债权人所主张的是债务人的债权,债务人应列为原告。还有的认为,债务人在特定条件,有可能提供证据,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不主张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5.html -
了解详情
是房屋租赁合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承租人的附合行为仅在合同双方当事人间产生法律效力。无论是添附形成物的归属问题,还是不当得利之返还责任都有可能影响 ,与出租人的主观意愿无关 按照添附规则,房屋装饰装修物构成附合的,无论出租人是否愿意,都取得这些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承租人依不当得利请求权,可以要求出租人返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57.html -
了解详情
重构。例如,环境行政领域如何协调多数关系人之利益冲突;租税行政领域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否成立债权债务关系;福利行政领域国家之生存照顾义务与人民之给付请求权构造;规划 裁判。迈耶认为行政与司法存在共通属性:其一,二者均服从法律;其二,二者具有类似的法律效力(如单方决定性、确定力和强制执行力);其三,二者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25.html -
了解详情
文字或者其它方式。此外这种表达既可以采用命令语式,也可以采取请求语式。对于是否成一命令的识别并非完全取决于其表达形式,而毋宁要关注形式背后所表达出的内容 森的分析方法独具特色之处在于引入了应然的规范概念,即将整个法律秩序视为一应然的规范体系,并将规范作为法律效力之始基。凯尔森严格区分了规范的效力和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5.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74条第2款的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管理。 的农民来说,也不能产生效力。因此,应当视情况分别认定才科学。 (二)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转为非农业户口,是否还有权获得土地征收补偿 1.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78.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够被称为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无论概念的使用者是否认识到这一点,概念是具有概念深度的。[21]79-85,[22]116-119概念 菲尼斯等自然法学家都承认不符合道德正当性的规范仍然可以是法律。他们并不认为法律效力标准必然具有道德性。因此,包容实证主义者并没有找到他们与理论对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32.html -
了解详情
个方面,拥有巨大的司法权力空间。甚至可以说,有些宪法判例具有法律效力。宪法判例作为对具有最高效力的《德国基本法》的解释,因而对整个司法裁判中产生了 德国宪法法院拥有巨大的权力,法学界开始争论,宪法法院的法官在解释宪法方面,是否应该并且必须避免成为凌驾于议会和普通法院体系之上的政治超级大国。对宪法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