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禁烟条例》,1910年奏进《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商部编订了《大清商律草案》,1911年奏进《大清 4]劝学篇变法[M].[5]德宗景皇帝实录(卷四二一)[M].[6]刘伟.清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王霞.地方督抚与清末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8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秩序表示在社会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行为的规则性、以及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秩序是现在法律的重要价值之一。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价值取向 和秩序价值这两方面。这是由诉讼时效制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更多的考虑到的是促进社会资源的流转,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4.html -
了解详情
次修订于2005年12月1日生效。[11](二)基本特点:对抗制诉讼模式及其完善作为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制度的代表性国家,美国在继承英国当事人主义 年起制定法(现为28U.S.C. 1331)就授予联邦地区法院对产生于美国联邦宪法、法律和条约的民事诉讼(civil action)享有司法管辖权。对于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公正与充实开庭审理的需要,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完善成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证据交换与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表明具有实质意义的审前准备程序已 案件也都未经过此阶段,而在审前程序中已告终结。这些特点均与英美民事诉讼的陪审制传统紧密相关。 与此相对,大陆法系国家长期以来重视口头主义,包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82.html -
了解详情
的,以本解释为准。由此可见,最高人民法院的不同司法解释在精神损害是否可纳入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上存在冲突。[iii] 虽然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精神损害在刑事附带 立法完善。 1、积极做好庭前调解工作 针对目前被告人赔偿能力普遍不足的特点,要加强调解的力度,争取做到案结事了。向原告人讲明判决不一定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6.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诉讼调解极度发达情形相对应,整个民事诉讼的目的就是使民不争,达到无讼的理想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息纷争的诉讼目的观正是古代中国调处息讼盛行的 【7】科斯定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斯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著名论断,基本内容是: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7.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章法人;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七章诉讼时效;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第九章附则。民法 人格权和亲属权性质上属于非财产权,再由财产权与非财产权构成一个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考虑到德国式编制体例的特点在于着重法律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并考虑到德国民法典的编制体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04.html -
了解详情
百零八条第(一)项规定,起诉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利害关系是一种实体上的关系。不对起诉进行实体上的审查,尤其 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被学术界公认为目前我国公益诉讼的唯一法律依据,又称刑事公益诉讼,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71.html -
了解详情
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是,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可以不受当事人增加、变更 的有关证据规则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该司法解释与TRIPS协定的规定仍在个别方面表现出差异,并没有完全达到TRIPS协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3.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争议以及有关婚姻法、土地出租人和承租人关系的争议。对地方法院所作的判决不服的,若民事争议涉讼金额在1500马克以上,才可以控诉到地区法院,地区法院 地区的终审法院仅限于法律审不同,包括事实审和法律审,而且限于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范围。其四是上诉的无限制性。只要是对一审民事诉讼案件的判决不服,无论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