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这同样是基于限制国家刑事司法权力、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现实考虑。因为,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从来都是一种 和法院的权力、权限作出了规定,还对被指控人和其他参加刑事程序的人员所享有的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就使被指控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获得了抵御国家司法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就可以无偿得到辩护人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在侦查阶段允许律师作为辩护人参加诉讼并不意味着其享有的权利与后继阶段尤其是审判阶段就完全相同 现行规定滞后于我国法治现实。同时,辩护权是被追诉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其立足点应当是公民。因此,我们建议《宪法》修改时,应在第二章公民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7.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原则。这个原理可以用来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受教育权是全国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基于这一前提,任何地方政府、教育部或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2.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特殊法人-国家)在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即国家、机关、团体和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公民,都有使用、享受其生存的 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第276-289页. 8陈泉生, 张梓太.宪法与行政法的生态化,法律出版社,2001,第114页. 9陈泉生,张梓太.宪法与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40.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与国家的家庭屏蔽中脱离出来,转而与国家建立起直接的联系。相应地,人在家庭中所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也就开始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其国家之人的资格, 的主体资格,而且使人能够缔结社会契约而成为国家公民;家庭身份的基础则在于家庭的人类繁衍、子女抚养的使命以及男女之间的差异事实。这就是近代民法人、身之别最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25.html -
了解详情
。 公众知情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社会发生的感兴趣的情事及其发生、发展、变化予以了解和知悉的权利。该权利属于公权利,其相对的义务人就是公共媒体。 ,属于正当抗辩事由,是完全抗辩,可以对抗全部新闻侵权请求权,全部免除新闻媒体的侵权责任。这个规则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8月14日(1992)民他字第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33.html -
了解详情
感受的社会现实需要进行立法,甚至造成某些行政法规范性文件非法限制和减少公民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增设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限制私人所有权的方式和对所有权人进行处罚的 ,具体而言,如果认定限行的目的是对自然人、法人的财产权利进行限制而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了切实保护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法律应对限行予以严格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48.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和平权成为一个没有主体能够享有的权利,因为个人不能成为和平权的主体。同样,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 不处罚以及法律适用不溯及既往。为了满足合法性的要求,必须明确界定某种犯罪,使公民意识到某种行为具有犯罪的特征。{11}(P48)对于国际犯罪来说,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08.html -
了解详情
。要实现学生管理之法治化,必须在国家立法中专章规定学生的权利。鉴于我国的国情,对宪法已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人权,教育立法也应加以重申和具体化。同时要规定各 ,但高校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例如有些高校要求学生晚上上自习,就是对学生休息权的践踏。此外还有在节假日召集学生开会、组织学生劳动等,都是违法行为。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15.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因分割遗产不公平等而引起纠纷。因而,遗嘱权利人预先设立好遗产继承人各自应得的遗产份额,在其死后依遗嘱执行其意愿,则有利于解决矛盾,起到预防继承纠纷 能力。它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在法律上享有的订立遗嘱,自由处分自己财产,撤销、修改遗嘱的资格。这种资格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此,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