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纯依靠条件说来认定因果关系,就不合乎时宜了,因为刑法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确认条件说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在于如何将不法的事实归责于某个人。 对他人的不法承担责任。[15] 八、结论 自单一正犯体系出现以来,一直受到德国学者的广泛批判,但是,如前所述,这些批判大多无法成立。德国学者之所以对单一正犯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单纯依靠条件说来认定因果关系,就不合乎时宜了,因为刑法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确认条件说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在于如何将不法的事实归责于某个人。事实上 的参与者与特别犯一道实施该实行行为之时,也可以认为他们共同实现了该特别犯的不法,因此应当认为所有参与者均成立特别犯。而且,《奥地利刑法典》第14条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2.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回答了事实上、甚至是自然科学上因果关系问题的必要条件,和进一步的可归责性及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不同的。责任终止于何处?这正是法律上的 保障,均因为刑罚是剥夺个人生命、自由的极其强力的制裁手段才被确定的,正因为如此,一般来说,刑法上为保障人权而设立的各项原则当然越来越得到强化。但是,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推知,实际上,该理论只是对存在论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从作为实质的法理依据的法益侵害加以说明,实质上始终无法摆脱因果关系的认识,因此,与单一的正犯 人格,通过最小化或完全消解其他人的影响的方式,支配其身体的举动。在对人格中心的支配上,刑法上的重要的――也就是可避免的――身体举动具有对归责起决定性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2.html -
了解详情
失去指导意义。同样在刑法上,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根据法律或者观念来限定,只有属于人们观念上的因果关系范围内的结果,才能被看作是 。抢劫罪中主要客体是财产权,因此其定罪性犯罪结果就是被害人财物丧失,又由于刑法规定行为人对被害人财物丧失只能抱有直接故意心态,故抢劫罪就是直接故意犯罪。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8.html -
了解详情
的麦草垛燃着,结果烧毁麦子5万多斤。在这个案件中,东南风正是一个很重要的自然条件,若没有东南风,不至于引起麦垛起火。但不能因为东南风而否定某甲乱丢烟头 的,是条件。如吕心廉先生在《谈谈犯罪的因果关系》一文中指出:刑法上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就是从现象的普遍的相互联系各个环节中,抽出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99.html -
了解详情
,但却具有违法性,自然现象至今为止,从未被法律宣告为违法,而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在刑法上是具有法律效果的,例如对于不构成犯罪但被法律评价为违法的行为 意义的。可以说,能够实施作为的Y1―――YN 的不作为,作为一个总体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肯定了这个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之后,再具体确定谁应该实施作为,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77.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人在纠纷过程中打被害人一拳,并非致其死亡的必然的唯一原因,但对造成被害人颅脑损伤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故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p#副标题#e# [ 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的原因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中的结果是指法律所要求的已经造成的有形的,可被具体测量确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刑法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2.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分配到医院担任见习医生,在试用期内从事相应的医疗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 这个答复不仅仅是针对医科大学毕业生,这个答复真正的 行为人才对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不能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关于非法行医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23.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这一理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因果关系概念,与刑法上限定因果关系的目的论相区别,一方面以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前提(基础),然后又 。 [108] 参见(日)岛田聪一郎:广义の共犯の一般的成立要件いわゆる中立的行为による帮助に关する近时の议论を手がかりとして,载《立教法学》第57号,第8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