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得使用该抗辩权。另外,如果被请求方因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或依交易习惯有先为给付义务,对于对方的履行请求,被请求方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对抗, 大学出版社,2000.578页。 [7]林诚二.论附随债务之不履行与契约之解除[A].郑玉波.民法债编论文选辑(中册)[M].866-867页。 [8]黄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92.html -
了解详情
将面临哪些后果呢? 第一,连续三个月或者累计六个月断供的,银行将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按揭合同,判令业主偿还贷款本金、利息、罚息并承担诉讼费。这类案件 信用卡,都将不被批准。 可见,业主断供不仅在经济上有损失,就法律后果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无论是房价上涨时开发商反悔,还是房价下跌时业主反悔,要断供或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8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则产生终结执行程序的后果。而诉讼和解的结果是当事人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形成民事调解书,生效的调解书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如不 的若干问题 (一)和解协议达成后,强制执行措施应否解除的问题 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了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执行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99.html -
了解详情
简称甲公司)软件开发部经理。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张某在与公司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1年内,不得到同行业公司或相类似岗位工作,如 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一、与企业员工有关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条款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均衡,促进交易,实现交易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功能,是一种高超的法律技术。诚实信用原则最初在《德国民法典》就被作为履行合同的基本原则加以规定。随着社会的 作为默示条款,一旦这种客观情况不复存在,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并免除责任。其后随经济的发展和法学流派的更替,几经起伏,直至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59.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法律制度。因此,尽管《民法通则》前后的颁布的法律法规并未统一明确地规定因合同移转不动产所有权的,其所有权自登记时转移,但是,登记作为所有权移转和 消极不作为义务,以限制其处分权。《办法》第22条规定:“房地产转让合同签订后,未依法解除合同关系的,房地产转让人不得就同一房地产与第三人签订转让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26.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严重阻碍了各国证券市场国 际化的进程,给从事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带来了法律适用上的无所适从和法律 后果上的不确定性。因此,解决国内外证券 证券”外,该示范法还有债权部分第101条规定了交易所业务 合同的法律适用。也就是说,除此之外,证券的法律效力、发生、转让、持券人与转让人、 第三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5.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比德斯基(Bydlinski)的观点,是指“对通过表达意思产生或消灭法律后果这种可能性的法律承认;”按照弗卢梅(Flume)的观点,是指“各个主体根据 组成,目前已满额:根据《公司法》,董事在任期届满之前,股东大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也就是说,爱使股份设置了反收购条款,要求收购方具有10%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129.html -
了解详情
意愿作出选择 ,从而损害了缔约自由 ,破坏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 ,第三人对其侵害合同缔结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应该用侵权法调整第三人 私法在财产法上设有所有、占有、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契约、债务不履行、契约解除等制度 ,而以此诸制度来保护财产之归属及其移转 ,并设各种请求权之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46.html -
了解详情
。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进行保险欺诈的,应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被保险人、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结束保险合同关系,并且不退还保险费。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1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