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其他的立法形式,那么可以看一看1907年12月10日制定的瑞士民法典 .该法的起草人欧根·胡贝尔(Eugen Huber,1849—1923)是一个坚定的人格权 了第一步,根据已经被否定的观 念所产生的新精神做出了判决。根据民法典第253条,(注:德国民法典第253条:“对于财产以外的损害,只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52.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行为是法律行为在物权法领域的适用,是发生物权法效果的法律行为,因此,产生物权 行为与物权法在民法中获得独立地位相关。物权法成为与债法等相并列而 。[10] 如生命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不是由什么人身权行为引起的。《德国民法典》的总则编 “既不完全是‘总’的,也不包含全部的一般性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5.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物权中分离出来。《德国民法典》在债编承揽合同第648条第1款规定,建筑工程或建筑工程一部分的承揽人,以其因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可以要求定做人 在法国民法的优先权制度的基础上演化出先取特权制度。作为另一分支,德国民法吸收了优先抵押权关于“债权人为了帮助债务人保全或改良不动产而取得”⑨法定抵押权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4.html -
了解详情
将其实施的事实上的、产生损害赔偿的后果归属于法人。从结果上看,该条规定采纳了机构说的根本部分。因此,《德国民法典》名义上,以拟制 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会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5] 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6] 同注11. [67] 参见同注2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40.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的预备登记,则等于使破产管理人不得不设定新的权利。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德国民法典第二草案用异议登记制度替代以前的保全物权的预告登记制度,保全债权请求权的 相悖的处分行为是绝对无效;但保全债权请求权的预备登记仅为所保护的权利人产生相对的效力,因此在侵害预备登记权利人权利的限度内,相悖的处分行为是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04.html -
了解详情
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动物保护运动势力的不断壮大,对包括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有的绿色势力组建政党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权力。基于动物保护的 “德国动物保护法已设有保护动物的规定,民法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 其次,从《德国民法典》有关动物内容的逻辑体系上看,动物也不处于法律人格地位,依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13.html -
了解详情
物的返还请求权的态度不尽相同。例如,《德国民法典》原来区分登记的物权和不登记的物权,对基于后者产生的物的返还请求权,适用于消灭时效( 德国物权法: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崔建远。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J].清华大学学报,200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3.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民事权利”的规定,在实定法的技术上并非意味着“凡法国人均已经享受到了民法典所规定的客观权利”这一结果,而是意味着“凡法国人均可以享有私权”这一潜在 人的伦理价值观念已经完全让位于法律技术,从而不再对《德国民法典》产生影响。恰恰相反,《德国民法典》“生而具有权利能力”的规则,本质上就是对“生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64.html -
了解详情
。这点,学界观点颇为一致,自不待言。(2)物之性状遭遇侵权损害而产生的恢复原状请求权,在性质上为物权请求权抑或债权请求权,学界看法有所不同。[21]我们 ,值得借鉴。可见,取得时效不以善意为要件是大势所趋,世界立法潮流所指。 德国民法典第900条和第927规定的30年的不动产占有取得时效和登记取得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17.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私有制、国家和法律的产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经济秩序,便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规定,于是占有法律制度便应运而生。 三是《德国民法典》、《瑞士 ,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为:事实占有、添附、取得时效和合同。 [45] 《法国民法典》第2236、2279、2282条可资参照。 [46] 《牛津法律大辞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