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上述两个方面标准的程序,才可能引导当事人对规范预期的学习。首先,诉讼程序必须是比较可能达成正确结果的。只有符合了这一标准,人们才有可能对法院未来的裁判 指的是裁判者判断过程的公开。说到裁判者判断过程的公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增强判决书的说理性。判决书中详细的论证说理,使得法官对争议事实和相关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6.html -
了解详情
种类型是简易与小额事件分立,各自适用不同的程序;第三种类型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结合。简易、小额事件均由同样的法院或审判庭来审理,但对小额事件又做出 通知书中,应表明适用小额程序,并要求当事人务必于规定期日携带所有证据到场,以防止诉讼拖延。在庭审结束后,要当日宣判。调解书、判决书的制作可便宜行事,调解成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44.html -
了解详情
能有效地达到司法独立,所以对于任何案件来说,都没有现代意义的程序正义而言。第二就是司法权威原则,司法权威的重要内容,包括上级法院和其他官员,不得超越审判法官的自由裁量 服从,否则提起修法案。而李昌奎案的二审,违反了一审判决的权威性,再审违反了二审判决的权威属性。所以说,判决书是什么了?你来改,我来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39.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形式对抗:一是根据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提出执行异议。二是拿出法院驳回原告诉请的判决书,要求撤销执行,使得甲有理说不清。因此,我们认为:(1 及劳动关系的处理决定未向谢某送达,对谢某不发生法律效力,且处理决定属程序违法,应认定无效。现公司请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无不当,谢某以公司决策者法律意识淡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28.html -
了解详情
向市场经济过渡后,民事活动频繁,民事案件剧增,如果不能以灵活、快捷,节省的程序解决大多数简单民事案件,一方面,必然导致诉讼拖延,造成大量积案;另一方面,要 格式化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备庭审后当即填写裁判主文时适用,进一步简化裁判文书,提高制作速度,提高诉讼效率。 6、简化卷宗归档材料的要件。《最高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7.html -
了解详情
和证据调查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限制。在证据采纳方面,自由证明要求证据至少要具备相当的关联性;可以采纳传闻证据,但必须保障来源可靠;相对于严格证明,自由证明对于 。对于有裁判文书的程序事项和判决书中的狭义量刑事实,法官必须在其中说明如何依据证据形成的心证结果,作为当事人寻求救济和上级法院裁判的依据。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5.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其他措施校正控辩失衡,如赋予辩护方与控诉机关平等的程序动议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废除特设的律师伪证罪等。 (四)排除各种干扰,确保审判中立 我国 、逻辑不严谨,将无法说服文本的读者法官自己、被告以及上诉法院法官甚至广大民众等。判决书基于事实和法律的充分、有力的说理,必然能让当事人无话可说,心服口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列明了在被告承认原告请求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采用笔录方式代替判决书。这是为了简化宣布判决书的方式。同样,在原告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种 予以保留,此后还可以重新起诉。但是,一旦原告放弃诉讼请求之后,不仅能够终止诉讼程序,而且其诉权不可予以保留,此后也不可以重新起诉。 从上面可以看出,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78.html -
了解详情
但法院认为依法处罚仍嫌过重),同时也规定了减轻处罚的程序条件(即由各级法院自行适用,并需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 其后在国家立法工作机关起草的多 种意见语焉不详,只提出了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行使酌定减轻处罚权,但对于具体的权限划分并不明确;第四种观点则从理论上架空了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这一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1.html -
了解详情
但法院认为依法处罚仍嫌过重),同时也规定了减轻处罚的程序条件(即由各级法院自行适用,并需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 其后在国家立法工作机关起草的 过重的,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8]将最终的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此稿后于1996年12月20日提交八届全国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