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下实施危害行为的。正是基于对这两种犯罪心理态度和危害结果的考虑,刑法才将其规定在同一个条文中, 即犯罪构成要件是由刑法明确规定的。罪过形式即犯罪的主观方面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对其概念的揭示和理解应当符合刑法的规定,我国〈刑法〉14条和第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64.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后果的危险,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再次,危险犯也不同于结果犯。危险犯仅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并不要求危害 返回将巨石移开,此时火车尚在数十里之外,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尚不足以对火车造成现实危害,这时也应有存在犯罪中止的可能,而不能将行为人放置巨石后的行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作为所构成的共同过失犯罪。此种情况下,一方过失地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积极行为,另一方具有实行某种行为的义务且能够实行而未实行,以致造成危害社会之 两个方面以外,还应注意悔罪表现等其他一些因素对量刑的影响,以便在全面分析、综合评判的基础之上确定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刑罚。以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0.html -
了解详情
兼容性,因为罪刑法定原则意味着在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并且应当对其定罪处罚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并非只要行为构成犯罪时就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 判断的过程,既要考虑社会事实因素,也要考虑个体因素,否则自首、立功对量刑的影响就无从解释,同样并不能因为和解改变不了事实而否定其价值,进而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内在构成要素。 (二)被害人过错对犯罪构成要素的作用与影响 被害人过错,是指基于被害人意志,故意或过失实施的具有刑法评价意义的行为。[13]理论上通常可以将 :行为人在被害人挑衅、引诱和刺激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即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种是参与型,即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与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损害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5.html -
了解详情
内在构成要素。 (二)被害人过错对犯罪构成要素的作用与影响 被害人过错,是指基于被害人意志,故意或过失实施的具有刑法评价意义的行为。⒀理论上通常可以将被害人 :行为人在被害人挑衅、引诱和刺激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即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种是参与型,即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与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损害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9.html -
了解详情
。 在四要件体系中,同样存在用对犯罪行为的认识,而不是构成犯罪的事实本身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情况。以犯罪客体作为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不同方面的因素(如主体尚未未成年、存在可宽恕动机、客观危害轻微、被害人过错等),仅仅在任何一个犯罪构成要件中增加一个要素(如像三阶层理论那样,在有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67.html -
了解详情
其作为法定的影响刑事责任的情节就显得缺乏合理根据,因为即使是收受了贿赂之后没有为行贿人牟取利益,其职务行为廉洁性的侵害也已经发生了,即受贿罪的犯罪客体已经 3条的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在各罪规定中,通过结果、数额、情节等方式说明犯罪成立之量化条件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2]德国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07.html -
了解详情
的直接标准,司法过程就表现出了较强的阶段性与感性化,这一状况对刑事法治的建设与法律的稳定性、权威性无疑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另外,司法实践针对贩卖毒品罪既遂与 未遂的判断标志相混淆。因为根据通说,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标志,就是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具备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备的是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4.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如果是则不认为是犯罪。如果不是则认为是犯罪。[57]张明楷教授则主张:刑法在规定犯罪构成时,必然对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进行实质的 、危害不大因而不值得科处刑罚为由,宣告不认为是犯罪;或解读为受构成要件实质化立场的影响,在判断预备行为是否符合预备犯修正犯罪构成时,即根据但书的规定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