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进入现、当代以后这个进程迅速加快。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应从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中寻找积极有益因素,而中国传统礼制则是其中 的路径、方法。法律伦理学研究对于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6]它将成为对现代中国法治启示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以中国历史上有关礼法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27.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绝对的权威。 2)合权问题 我认为,中国人大的监督权威体现民心的思想是蕴涵着科学的法治制度设计的理念的。对分权制国家来说,如何使实在法律制度符合 假定人权无不可侵犯性,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的人权大于个体的人权的反法治的理论基础上的。 3)人大改革的具体方法 将人大两种不同性质的立法权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39.html -
了解详情
在呼吁为法治而奋斗?当我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候,我们如何把握其中法治的真实含义? 一、法治的三种意义及其内在理论关系 如果以政体与法律关系的角度考察 法律原则和体系修订了各种法律。应该说,这场宪政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理论,而康梁的理论则直接是洛克和孟德斯鸠君主立宪论的翻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81.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 本文在回顾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所带来的法治理念的变化的分析,进而重点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影响,是进一步促进和加快了法治理念的形成,更牢固地确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的观念,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既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9.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向下延伸到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更不能延伸到社会主义社会”。[3]认为这一论断的适用性到此为止,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如果把“从身份到契约”理解为实现自由、 与归宿,进而认为国家与社会对私权一定程度内的干预是私权的内在要求。私法社会化是现代民法的理论基础,它将私法公法化排除在私法社会化之外,明确了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4.html -
了解详情
楼”准备了基础。第三、法治理念的确立。法制建设与法治理念密不可分,现代行政法制建设,必然要有法治理念引导;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 的研究范式,尝试从“关系”视角研究行政法,并比较不同研究范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之间的异同。在我们看来,现代行政法应当在维护、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6.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正确衡量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及利益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建立完备法律的理论基础所在,也是实现行政法利益追求的基础。 四、认真对待利益 二十世纪六、 地尊重和关心个人权利,不得以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为借口牺牲人权。无庸置疑,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又一贯缺乏权利意识的中国来说,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的态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0.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创建法治文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州的深化和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山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创建法治文山 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文山州情 ...
//www.110.com/fagui/law_290909.html -
了解详情
运动的进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当作旧法观念中的第一个观念而受到批判、遭到否定。当时的理论阐述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背离了在阶级社会中革命阶级和 第5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法治从一个宪法观念,上升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从审判独立到司法独立 审判独立,在西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16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治领域学者通过公开选拔进入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用法治思维和方法影响其他的官员;鼓励有理论基础的高级官员退休前调到大学或者研究机构任职,把自己 行政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性。 此外,在法治实效方面,应建立以法治实效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综合协调考核机制,使经济和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