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地通过立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总之,现代刑法中的犯罪构成 绝不是立法者在不知觉的无意识情况下规定并纯粹由司法者或研究者从中总结出来的, 成熟的 上,无法直接通过观察而只能通过思维 来间接地对它加以把握。一个犯罪行为侵犯了什么社会关系,是由犯罪客观要件、主 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综合决定的。(注: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2.html -
了解详情
非规范性评价和规范性评价的冲突及其解决,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越大,民愤也就越大,对司法机关作出符合社会公众 损害等都是犯罪现象的构成要素{31}。 无论是非规范性评价还是犯罪学的研究,二者都是以社会因素、犯罪人因素、自然因素等角度进行评判,二者的共同目的也都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9.html -
了解详情
配合案件侦查的职务便利,在明知被看押人沈某涉嫌重大经济犯罪的情况下,为帮助沈减轻刑事处罚,共同制作了含有虚假内容的《关于在押人员沈某羁押期间的 工作的便利条件而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不宜认定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构成刑法规定的其他罪的,按其他罪名认定,例如窝藏、包庇罪、窝藏、转移、收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58.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目的。 从犯罪客观方面说,XXX采用隐瞒107号院房地产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被告李XX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20万元现金。在上述情况下,被告李XX 家里,签了一份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主要是这块地卖给李XX以后,再出现什么情况与我无关。 4、被告李XX在侦察卷中也有类似的供述。 从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565.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由于传统范式将定罪看作是法院单方面的活动,控方与审方具有共同立场和一致利益,所以在犯罪构成这个舞台上,唯一没有表演余地的只是辩方。我国犯罪构成四 进行经济学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正义与效率之间有着令人惊异的关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是公正的原则正好符合那些根据我们的观察是有效率的原则。这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14.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构成要件的结果才成为意欲的内容;而在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情况下,意欲被限制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对行为对象具有危害的行为上{5}(P.355)。 丢失枪支不报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与滥用职权罪等犯罪的罪过形式,便成为不容回避的难题。此类犯罪的共同特点是均以具体危害结果的出现作为成立条件,各条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构成要件的结果才成为意欲的内容;而在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情况下,意欲被限制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对行为对象具有危害的行为上{5}(P.355)。 丢失枪支不报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与滥用职权罪等犯罪的罪过形式,便成为不容回避的难题。此类犯罪的共同特点是均以具体危害结果的出现作为成立条件,各条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21.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原型混为一谈,有进一步误导两罪的区分之嫌两个罪名在许多情况下可随意换用。 三、从犯罪模型建构角度区分两罪罪过形式 无论将滥用职权罪的罪过界定为何种 规则决定任何一个罪名只能具备一种性质的罪过形式。对具体个罪犯罪构成模型的建构是由刑法总则与分则共同完成的,只有将刑法总则规定的一般要件与刑法分则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7.html -
了解详情
鼓励,紧急避险同正当防卫一样,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是对国家有利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对主犯要从重,从犯要从轻,胁从犯比从犯还要从轻。这是因为它们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有的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形式上符合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的特征,但是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构成犯罪的情况,这就是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77.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危险性作为归责之基础。再如刑法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一般情况下要求偷税数额较大才成立犯罪,但刑法又特别规定,如果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 于内,二者共同作为刑事之归责基础。 然而,认定刑事责任之归责基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主要依据,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处于次要地位。首先,在多数情况下(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