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指导案例不同于民法或行政法指导案例,它不可以突破罪刑法定原则的边界,对刑法中没有规定的问题提供规则,因为这并不符合现代法治有关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权限划分 清社会的理想,使人们可以依其指引而推动社会的发展。[19]要实现这种理想,则死刑政策的作用不可忽视。任何一项刑事政策体现在指导性案例中,都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69.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恣意的解毒剂,也是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起点。因此,刑法的明确性要求刑法对诸如犯罪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刑罚等所有内容,都应作出明白 一要完善立法保障,规范基金市场运行。基金如同其他金融创新产品一样,其活跃性特征及其自身蕴含的发展机会,都会令投机者趋之若鹜,也必然会有侵犯各种基金关系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40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自己都不明确,更何况是司法人员。2)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危险源日益增多,法定犯骤增,使得司法实务部门面对的诸 刑法立法,但是这些学说难以解决兼有型罪过立法与主客观相统一、罪责刑相适应等刑法基本原则的相容性问题,无法实现理论的自洽,更难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089.html -
了解详情
二)程序分流制度 对于刑事案件进行程序上的分流,是各国处理刑事案件都坚持的一项原则。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和 8. [18]张明楷.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J].中国法学,2006,(4):22. [19]刘仁文.关于调整我国刑法结构的思考[J].法商研究,20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96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合理分则非犯罪化指标。 (二)刑罚量指标 犯罪圈涉及的是罪与非罪的问题,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除此之外,刑法立法中还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 刑罚处罚必须与其社会危害性相符合,做到罚当其罪,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刑罚的预防目的。 虽然从各国刑事政策的发展状况来看,刑事政策轻缓化成为当今刑事政策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157.html -
了解详情
第253条之一第1款和第2款中情节严重的表述本身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是说第253条之一的规定就较好地贯彻了罪刑法定原则 相同之处。尽管这种分析符合立法本意,也符合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活动的惩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析并不能适应司法实务与侵犯个人信息非法活动作斗争的现实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08.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主要是因为司法解释能够及时依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制定出详细且操作性强的规定,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填补法律空白、促进法律实施 解释有错误也只能遵守,于是造成了司法解释的效力与权威高于成文刑法的不正常现象;等等。⑼因此,对法律安定性和分权原则的考虑会要求严格禁止司法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462.html -
了解详情
究竟什么样的犯罪成立模式比较科学合理,也就成为核心问题,这是中国刑法学的发展过程中无法绕过的百慕大三角。 问题三:实质解释论真的是一种限制解释吗? 乍 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65]参见齐文远、周详:《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反思》,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66]陈兴良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826.html -
了解详情
和手段来抑止犯罪,以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之害。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法律已不再只是为了实现法治国的机能了,比如在行政法领域,除了干涉性行政外,又发展 关系论纲[J],法制研究,2011,(5). [14]王世洲.刑法的辅助原则与谦抑原则的概念[J].河北法学,2008,(10):10. [15]储槐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927.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模式应由刑法典模式向混合型立法模式方向转变,在坚持刑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除在刑法典中以空白罪状、简单罪状的方式集中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外,还可以通过对 设置的缺陷则很突出:首先,这种规定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侵犯知识产权活动,尤其是网络侵权活动日益猖獗,给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4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