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论解读。但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向表述,在貌似全面地兼顾了刑法的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的双重机能的同时,却混淆了刑罚法规作为定罪 不了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危害结果特别是被害人生命已经被残害、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程度已经被定格的基本事实,一般情况下,它充其量只能赔偿犯罪对被害人亲属所造成的物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表述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而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表述则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深刻反映着其价值追求与精神实质的差异: 刑罚来保护的形式,达到实现社会保全与人权保障的统一。(注:[日]中山研一著,姜伟,毕英达译《刑法的基本思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2.html -
了解详情
关注。 一 刑事法,即刑法、刑事诉讼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从刑事司法和刑事立法的历史看,不但刑事司法曾被认为完全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事务 ,不断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国内的法律。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国家通过不同或者相同的方式分别对人权予以规范和保障,就形成了世界人权保障的公法全球化趋势。其实,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26.html -
了解详情
非比寻常的影响。笔者认为,宏观上,《规定》出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和人权保障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进步上。 (一)刑事证据法发展的重要拐点 排除,毕竟这种违法取证并未伤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只是手续上的问题。而对于刑讯逼供产生的言词证据,则采取了一种零容忍的态度,因为这样的方式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
协同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模式。 (四)程序保障理念:人权保障的程序视角 所谓程序保障,是指为了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的利益(包括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 涉的权利性质是民事权利其中之一者,即可启动民事诉讼。如此一来,对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如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秘密权等)而言,只要侵权者是无公权力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9.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国家的宪法确认接受司法裁判权是人民享有的一项由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诉权保障呈现宪法化的趋势。例如,在日本,1946年宪法第32条规定:任何人皆享有不可 呈现国际化的趋势。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任何人当宪法和法律所赋予他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有权由合格的国家法庭对此种侵害作有效的补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宣言》再次强调:精神病人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其固有的作为人的尊严应当受到尊重。上述系列宣言衍生出残疾人人权保障的新理念尊重自我决定权和维持生活正常化。 ,在于保护知虑不周之人,并兼顾交易安全。因此,以监护登记取代宣告的公示方式兼备两种制度目的。 其次,监护登记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本人隐私,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72.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行为。辩护人有权也有义务运用一切合法手段寻找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包括运用技巧性的询问方式取得证人证言。而公诉方为履行控诉职能,会更多地关注有 歧视的特别禁止是出于抵制法律和法律实践中特定的、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政治需要[10]。 平等原则作为人权保障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用来约束立法。它要求立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28.html -
了解详情
权的保护领域,是关系到强制侦查与任意侦查的区分,进而影响侦查中追诉效率和人权保障的重要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强制处分应当遵守法律保留原则与比例原则的 个人的核心身份不得加以干涉,由此将隐私权定义为个人生活不被日益标准化的国家完全主宰的基本自由。 [13] (6)私密。该观点以人类关系为视角,认为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27.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的体系位置问题;吸收了世界其他两大犯罪构成论中出罪的直接机制性设置的精华,人权保障的制度性安排凸显。[20] 也有学者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中增加定量 。 [66]参见胡云腾、周振杰:《严格限制死刑与严厉惩罚死罪当代死刑制度的基本特点与未来走向》,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67]参见上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