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充分的理由,最终损害其利益。 第二,以上文件中的信息对于保护股东的权益有重要意义。尽管股东不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所以股东很少有兴趣也没有必要 时,才可以检查、复制以下文件:任何董事会会议记要,董事会的委员会代替董事会代表公司采取的任何行为的记录,任何股东会会议既要,由股东会或者董事会未经会议而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93.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2)人格否认的主张者。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必须经过司法途径,对因法人人格受到损害的当事人进行救济,因此需要由原告提出适用该法理 ”在逻辑和法理上都讲不通。在此种情况下公司或小股东权益可依公司法得以保护。2.行为要件必须有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或有限责任追求不法目的的行为。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46.html -
了解详情
大利益的法律工具,归根到底,是为股东服务的,保护股东权益是现代公司法的重要宗旨。尽管现代公司尤其股份公司已成为包括股东、公司、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 是经营者的诚信义务。即董事在决定发行新股时,不得滥用其分配权,损害股东的利益,包括股东的比例性利益。其立法体例,在美国,有“选择得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3.html -
了解详情
派生诉讼(shareholder‘sDerivativeAction)。该类诉讼指的是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 人的控制之下而不愿对其起诉,小股东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时,结果是公司所受到的损害将无法得到回复,滥用公司法人格者将逍遥法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25.html -
了解详情
对立的状态。这种格局已经成为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最大障碍:1.非流通股的比例过大扭曲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 总量2/3非流通股流通势必造成股市的暴跌,也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非流通股东的违约将直接导致流通股东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属于合同法规定的损失赔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0.html -
了解详情
,而公司的外部监督机制是凭借司法权和政府的行政权对受害人以权益救济,防止公司权力的肆意,是一种事后救济。此外,西方国家的外部监督机制的启动具有严格的程序 对公司或第三人负连带赔偿责任;(4)监事失职或损害公司利益,股东可以向董事会提出书面请求,要求起诉监事。通过修改现行《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独立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9.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现在的股份制,都陷入了困境。在承包制下经营者采取成本外溢的方式来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如不提、少提或挪用折旧甚至进行掠夺性经营、对资本过度 赔偿公司经济损失2597638.16元。朱传林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股东,有权维护公司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6月20日作出一审判决,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0.html -
了解详情
控制权,而由转投资公司的经营者代表公司行使出资者权益。这样,一旦初始股东对目标公司失去了控制就很难防止董事、监事、经理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来获取 宗灵主编。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1。[10]王彦明。论公司转投资及立法完善[J].吉林大学学报,1997,(5)。83。[11]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2.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健全公司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关键词:越权行为原则、弹性目的性条款、内部约束机制、阻却请求权、代位 其提供相应的担保,如因其败诉致公司损害时,则起诉的股东,对于公司须负赔偿责任。[9]因此,公司股东提起该种诉讼并不多见。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1.html -
了解详情
已为西方许多国吸纳并运用于司法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因此,许多带有规律性的“ 是故意和恶意的,客观上损害了申请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空壳化。“即股东的控制行为造成公司徒有其表而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