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重要的变化。过去,“知情陪审团”成员做出错误判决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法庭可以按照伪证罪对他们进行弹劾。如果弹劾成功,他们就会受到剥夺公民权利或没收私人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其审判结果就和“神明裁判”结果一样具有不确定性了。从收集证据和评断证据的角度来说,这种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81.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我们首先要转变以“人证”为主的办案观念,克服“口供情结”,要养成以“科学证据”为主的办案习惯;其次,我们要增加司法证明手段的科技含量,即使在各种 上采用自由证明模式。换言之,收集使用证据一定要规范化;审查判断证据可以自由化。具体来说,我国的证据法应该明确规定各种证据规则,包括收集证据的规则、保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9.html -
了解详情
对客观证据的追寻意识,以及,具体的发现证据、调查证据、收集证据、筛选证据、判断证据的用途、决定证据的提供以及对提供证据的方式的选择等等若干环节。在这 能力,高举人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旗帜,而不是说任何事物在一定时空内都可以达至真理的绝对性认识。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方式进行惩戒,不属于法官的职权范围。如果某一证据是非法获得的,可以通过民事法律予以补救;如果该证据的获得符合法律的规定,只不过违反警察工作守则,则 的“所有权”。总之,我们不能用惩罚无辜者的办法(即拒绝证据的提出与采纳)作为对警察或其它收集证据人员的报复手段。似有这样一个假设,即警察或其它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03.html -
了解详情
例外的情形必须由法律明确做出规定。(2)事后审查制度,允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再审:判决未附理由的、判决理由相互矛盾的、误认事实的、判决 要求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将举证责任加在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收集证据的对方当事人身上,不仅考虑到“让较少有条件获取信息的当事人提供信息,既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2.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佩瑞曼(ChaimPerelman)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发展出来的新修辞学,对证据法学的研究产生了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回想起古典的和中世纪的修辞学研究,这种 形成了一个更好的案情。如果他们调查收集证据信息,必然带有倾向于一方当事人的偏颇性。法官尽管可以依职权调查证据,但其过分积极的介入当事人一边,常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39.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的前提是查清事实,而查清案件事实的过程就是收集证据并利用其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收集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也有一套特别规则,相对我们工商执法 就判决而言,陪审员了解案情的途径并不重要。无论是他们直接得知的还是道听途说的,都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除非有人证明其来源不可靠。显而易见,这种陪审制度适用干那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装置上看,就是因为其收集证据的程序能够容易地重新启动或重开,而且,对证据是采纳还是不采纳的决定以及证明力的判断,可以有更高级的审判组织对之 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并存在,乃是与集中制审判密切地相关的。其三,不得提供外在证据对“间接事实”作出证明的规则。根据这项规则,只有与案件争议中的直接事实或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凡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无法判断当事人对于证明责任的具体分担时,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公共政策的特别要求,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证明责任的承担。对于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法院可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不以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7.html -
了解详情
警察到场,只要是该行为并非是在警察授意下进行的,私人获得的证据仍然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例如,1968年美国新泽西州有这样一起案件:DelPresto得知其妻有外遇, 排除法则,日本是依据“重大违法”的标准来排除非法证据的。如果侦查中收集证据的方法不属于重大违法,就不适用排除法则。⒂日本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