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国民还是对国家,才是至关重要的。 二、国民对国家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1.国家起源意义上的基础:一种超验的政治理论假设--社会契约论 在深层意义上, ,《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 [19]杨志壮:《以人为本法律价值探究及其法治理念构建》,《政法论丛》2009年第3期。 [20]反射性利益之概念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55.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必究。另一方面,普法教育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步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鼓励公民学法、知法、护法、守法 执行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是从国家统治权中派生出来的[8]。应对国家统一行使执行权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理论研究,并有成熟的情况下在一定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73.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还有不少方面需 建设和谐湖北学习读本》2005年2月第1版。 [4]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2002年5月第1版。 [5]成思危:《构建和谐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大区别在于,作为后者基础的理论是一种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弊病的学说,因此,在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的逻辑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病应由造成社会弊病的资产阶级 。 [94]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自由民主基本秩序是一种排除了任何权力和任意统治的法治国统治秩序,此秩序建立在依多数人个人意志和自由平等原则所作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58.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中国国情,面对日益扩大的社会实质不正义,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学该如何面对时代提出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关切现实的司法问题?我们又该怎么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正确领会并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13.html -
了解详情
各异,但利益在几个国家行政法中地位的提高却有共同的法理基础。在西方传统宪政秩序理念中,政府和法律的中立性与公正性来源于其有限性。自由主义不断重申 是建立完备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所在,也是实现行政法利益追求的基础。 三、认真对待利益 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又一贯缺乏权利意识的中国来说,法律,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84.html -
了解详情
和立法的一般发展方向时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序列理论。即在最早时期,法律是根据家长式的统治者的个人命令制定的,而居民则认为这是在按神灵启示行事 思想,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中重放光彩。 1运用人民司法思想对不良司法理念进行矫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司法一直是我们司法理念的思想基础。然而现实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26.html -
了解详情
本位主义;税收法定主义;税法司法主义 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治化的操作技术,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1]。早在公元前4 年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等等。对法治的论述可谓蔚为大观。 从上面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理念的两条基本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73.html -
了解详情
有共识的。如礼法结合、礼法并重是中华法系最突出的特点,儒家思想是中华法系的理论基础,家族主义与亲情伦理在法律上有突出表现,人本主义法律化是展示中华法系 反面的教训)具有历史借鉴价值,可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23 综括学者们的论述,我认为中华法系的价值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华法系体现了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70.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构建起作为人权保障重要一翼的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是公法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相关理论做一梳理,提倡尽快制定统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复苏,过去那种认为私人利益理所当然的应为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牺牲的简单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并不符合现代法治理念。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