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需要公民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公民参与刑事政策过程是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的需要。毋容置疑,刑事政策过程主要是一个公权力的运作过程,既然是一种公权力, 规定可以不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只要能够得到被害人的谅解,申请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作出如下的不同处理:一是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应当作撤销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3.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是最先接触被害人的诉讼机关,侦查阶段是被害人介入诉讼的最初阶段;其二,被害人越早参加刑事诉讼,越有利于保障其充分行使各项诉讼权利,以免因程序的 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了轻伤害刑事案件的和解程序。 [9]陈彬:由救助走向补偿论刑事被害人救济路径的选择,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1.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在没有明确被害人、犯罪行为侵害国家社会利益以及当事人无力解决矛盾之时,国家追诉才有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公民权利的制度功能。 因此,不管从社会契约论、统治 强调发现事实真相,强调对国家刑事政策的绝对执行。在刑事侦查技术落后的前提下,对客观真实的追求必然导致侦查阶段对嫌疑人口供的绝对依赖,刑讯逼供也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司法鉴定制度下,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的诉讼活动中都可以独立地决定司法鉴定的事项。在侦查阶段,侦查部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享有司法鉴定 保护刑事被告人充分享有并有效行使对其不利证据的当庭质证的权利。其要求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应当以言词形式在法庭上提供口头陈述,有关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5.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预防、控制和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稳定,通过保障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以及被害人的权益以实现社会正义。而要使预防、控制和惩治犯罪取得理想的 的犯人的权利。前两者一般在刑事诉讼法中得以体现,后者则在刑事执行法中得以体现。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2.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人的中立性存疑,损害了鉴定意见的权威性、公正性。在我国,刑事案件的精神病鉴定多数发生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多数委托给就近的安康医院鉴定,少数案件由社会其他 与不满,也不利于被害人的民事求偿,因为需要重新开启民事程序、重新收集、保全、提供证据。 (六)法院强制医疗的决定缺乏有效执行的保障。 根据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8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等等。 其次,有直接、具体被害人的案件,也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适用刑事和解。有些犯罪在侵犯直接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权利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了国家利益、 的案件范围和具体处置方法。当然鉴于中国目前公安机关的实际状况,对侦查阶段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应作严格的限制。具体来说,可以规定:对于法定最高刑为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8.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的建立,先后颁布了《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细则(试行)》、《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关于 导致被害人难以有效行使抗诉请求权。由于被害人的权利缺少实施保障,支持抗诉的比率一直很低。 (三)重程序外监督,轻程序内监督 从外部监督层面看,可以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30.html -
了解详情
夏勇教授认为,犯罪客体对于刑事诉讼是多余的因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要件对于刑事诉讼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认定犯罪事实的过程是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 不能犯作为犯罪未遂来处罚,才能把迷信犯排除在犯罪之外,从而保障公民的权利免受犯罪行为的侵犯。 【作者简介】 陈银珠,单位为重庆大学法学院。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910.html -
了解详情
,如犯罪人平常表现、前科劣迹、犯罪原因和动机、被害人有无过错、退赃退赔、赔偿被害人等情节,则通常为侦查机关所忽略。 公诉机关在审查起诉环节也不 的审理程序。无论是死刑案件还是其他刑事案件,普通程序所采用的正当程序标准越来越高,被告人所获得的权利保障也越来越严格,所适用的证据规则也越来越符合严格证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