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审查,以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审查起诉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具有输入审判、分流案件、终结诉讼 方意愿也很难体现。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审查起诉的程序作了适当改造,允许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正式委托辩护人,允许被害人聘请代理人,同时在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61.html -
了解详情
无疑将更大,对社会和谐的破坏性也将更大。我们必须在刑事诉讼的一些环节和职能中适当地贯彻刑事和解的精神,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助,采取适当的 和解的合法与自愿原则。可以采取类似于听证的方式,由司法人员主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监护人和亲属,受害人及其代理人或监护人、亲属,通过听取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认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76.html -
了解详情
下,加害人和被害人进行协商。因此笔者认为,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与加害人在相关机构或人员的主持下,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 刑事和解应遵循以下程序: (1)刑事和解的提出和受理 ①刑事和解的提出 刑事和解应由受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公、检、法三机关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43.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法律和事实,针对控告申辩或者反驳的行为。 辩护制度早在奴隶制的罗马共和时代已被采用。当时被告人对 控告有权答辩,但只有奴隶主和自由民为被告人时才享有这种权利。在封建社会。实行纠问式诉讼,被告人被剥夺辩护权。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废除纠问式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00.html -
了解详情
将司法职权界定为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行使的司法权力,并将这些司法权力概括为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 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和人是两个核心主体,双方 法院的调查取证权,应作为一种辅助当事人取证的权力进行构建,即其使用应当是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依法收集证据受阻,向法院申请调取某些证据时,法院方可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9.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观念长期影响侦查人员和司法人员,刑事诉讼中取证、举证、质证、认证程序的合法性被忽略,司法人员在采纳证据断案方面有过多的主观随意性,司法不公时有发生,这种 证据不足:1、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加以佐证;2、被告人、辩护人提出了无罪证据,从而使该无罪证据与指控的定罪证据出现一对一关系;3、案情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8.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差别。我国学者提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行使侦查权和检察权,随着诉讼的开始和进行,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决定,比如立案决定,拘留、逮捕决定, 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在案件请示制度盛行的司法环境中,某一案件在一审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76.html -
了解详情
为司法界及其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得到认可。口供补强规则也慢慢地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四、口供补强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既然口供补强是程序公正中的一个重要 其在如何之情况、以如何之方法取得被告的自白,并接受被告或其辩护人的诘问[20]。笔者以为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是不言可喻的,既可以减少公、检、法一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均因此付出这笔补偿。该法官的玩忽职守行为与这一后果存在必然的联系。 针对检察机关一方的法律论证,辩护人提出了自己的法律论证: 首先(R9),民事 时,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取证,但是,民事诉讼中法院调查核实证据的手段十分有限,不可能也不允许采取类似刑事诉讼中取证方式获取证据。该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惯例,而且公诉人还有权直接监督与之平等对抗的辩护一方,并可以仅仅以自己的标准对辩护人实施实体法上伪证罪的法律追诉,直接对辩护一方构成严重威胁,导致 启动再审程序,一抗诉即再审,人民法院的终局审判原则也就不复存在。所以,一旦在刑事诉讼中出现两个或多个裁判员,这样的诉讼机制就远离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