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能因被告人下落不明而被法院驳回起诉,因此我们不应当把被害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意愿狭隘地理解为被害人向法院起诉,实际上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也是 机关仅为代为起诉人。 又次,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不够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4条规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5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不会请律师,辩护律师不到位,谈何会见!? 其二,申请变更强制措施难。《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辩护律师在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 的实现》,载《中国法律研究网站》。 注释: [1]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2] 同上。 [3] 曾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危害。我国的各级司法部门已意识到这些,并开展了阳光羁押运动。相信各种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地杜绝超期审理、超期羁押现象。 关键词:超期审理 超期羁押 原因 老大难问题。超期羁押是指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时,羁押时间超出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超期羁押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9.html -
了解详情
上院检察长或省级以上院反贪局长批准可延长至48小时。 二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目前在学界普遍认为其适用条件过宽,住所和居所不 犯罪案件特性,从职务犯罪侦查的源头工作抓起,完善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配套侦查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有效应对职务犯罪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趋势的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12.html -
了解详情
下对被害人的权利予以保障更是一个亟待澄清的重大理论问题。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且扩大了自诉案件范围,创设了公诉转 例如,在判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需要采取强制措施以及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时,就要遵循谦抑和比例原则。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贯彻谦抑原则和比例原则,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97.html -
了解详情
十分不利。 (4)对证人作证的法定义务以及拒不作证的法律制裁措施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 但仍缺少对证人不履行出庭作证义务承担法律后果的相关规定。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强制证人的责任,在加强证人的保护,落实对证人经济补偿的基础上,增加对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48.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据此,采用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决定权在人民检察院,而逮捕的执行权则在公安机关,这代表着 如意大利1989年刑事诉讼法,检察官作为起诉机关,以代表公共利益的当事人身份,与其它的诉讼关系人处于一个辩论主义当事人主义的对等关系之中。检察官的强制处分权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05.html -
了解详情
伪证的行为无相应强制和制裁措施,国家意志严重缺位。一是对证人不作证,不配合的行为无法律约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证人可以免于作证。这种观点来源于美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修正案的规定,任何人在任何刑事案件中都有不得强迫作为反对自己证人的权利。此规定最初只有被告人有权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事先不需司法机关批准,事后不受司法机关审查。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虽然加强了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 赔偿。 [1]侦查机关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有权自主采取各种侦查手段和强制性措施。对此,犯罪嫌疑人只能被动服从和配合,无从申请司法机关介入和提供救济。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72.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权又是国家以强制力剥夺公民的财产权、自由权乃至生命权。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刑事程序只能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预先规定,不得针对特定案件或者特定人员事后设立 其主张的程序性事实要承担举证责任。以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例 14],像申请回避理由的事实、影响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耽误诉讼期间的事实、犯罪已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