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获得高效的工作成果和良好的法律效应,必须注重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价值,其中,庭前准备程序至关重要。庭前准备程序制度的良好运作不仅有赖于职权主义 法制建设精神不合。另一方面表现在法院内部的主体分配不科学:目前法院庭前准备程序的主体,有的是主审法官,有的是书记员,有的是法官助理,不一而足。这种主体不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314.html -
了解详情
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它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如民事诉讼法对送达的程序和方式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法院必须依法送达才为有效 .php? sId=167,2006年7月6日访问。 [14]参见李旺:《国际民事诉讼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15]参见刘卫红、许泽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313.html -
了解详情
来说,调解既是任务又是职权,法官有责任积极主动地进行调解。调解结案,可以简化程序,便利群众,免得原告和被告之间有伤感情,还有利于迅速彻底解决纠纷。即便 ;另一方面,他又是诉讼的指挥者和案件的裁判者。他在与当事人形成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指挥者,他可以尽量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即使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
,则都可能为本文的讨论所涵盖。 [3]参见王亚新:《民事司法实务中适用小额程序的若干问题》,《法律适用》2013年第5期。 [4]例如可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2012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地位,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根据平等原则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 争议,这种争议中 在事实清楚、是非明确的基础上依法进行,必须尊重当事人的自愿意志;调解有严格的程序要求;调解的效力具有强制性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调解法;调解法被融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6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救济、 2.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公权力有限干预。民事法律关系所涉及的领域大多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围,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按照市场法则 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原则上不得直接向检察机关申诉,即当事人申请抗诉应当经过前置程序,以便利当事人申诉,毕竟通过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周期长、环节多,容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371.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案件和再审申请案件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显得尤为明显。最高人民法院在最近召开的民事再审审查会议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再审审查阶段的 ,对个案背后大量信息及时进行统计、归纳、总结,并针对民事再审审查时发现的涉及审判程序、适用法律、审判作风等方面的普遍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引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6.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21}(P59)有的认为,检察机关履行民事法律监督职能,应当包括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参与民事公益诉讼、针对生效民事裁判提出抗诉三种方式;其中,对于 转变;其二,从监督者的角色转换为参与者的角色;其三,从实体型监督转向程序型监督;其四,从对立型监督转向协同型监督。{24}(P73-74) 总的来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违法的行政行为,适用的是行政诉讼程序;诉讼所确认的实体法律关系不同,前者为民事法律关系,后者为行政法律关系;具体的诉讼目的不同,前者以请求 使遭受侵害的公共利益及时得到保护,由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体开展公益诉讼试点的案件范围确定为以下三类:破坏自然资源,影响人类生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59.html -
了解详情
有力的证据,并以此向法官展示更强的说服力{2}。在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下,民事诉讼程序总是弥漫着冲突与对抗的硝烟,双方当事人通过尽可能地提出一切有利于 形而下的制度设计、条文阐述背后深层次的理念与原则没有被触及。 由于对西方民事诉讼制度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辩论原则没有生根发芽,更没有衍生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