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诉求,使得人本主义得到了可操作性。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个人只有在社会和集体中才能获得发展个人才能的条件,同时又认为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每个个体的 的状态,和谐是在不断解决冲突和斗争的过程中生成的。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内部矛盾融洽整合和协调发展。抵抗作为一种意识的外化,无疑是一种表达,是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46.html -
了解详情
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例如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四款规定:其权利受到公共权力侵犯的任何人,都可以要求法院对侵犯进行审查。日本宪法第31条也规 定: 犯罪嫌 疑人和被告人构成了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对抗的双方,其关系犹如竞技活动中的参赛双方,由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检察院来对羁押期限的延长进行审查,这无疑是让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效率,属于偏右。现在要矫正偏向,纠左也要防右。 四、小结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众多学科合力求解的哥德巴赫猜想,不能归于某一学科,也不能简单 权利,增加他们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只有政府能做到。所以说,公平、正义是政府的天职和良心。 参考文献: [1] (美)斯密德.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M].黄祖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2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界意见不统一,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种观点:在得到同意的伤害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时,才是合法的(牧野英一、阿部纯二);在可以认为社会也同意了 他又改变了观点,认为在这种施虐受虐型伤害中,同意是有效的。第一,在这种私人性实践中,缺乏社会性损害的关系;第二,立法者并没有清楚地否定这种举止行为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78.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和坚固的理论及概念性基础,刑法和民事法的区分在德国法体系中相当显著。刑法通常被决然地认为是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部门法,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取向。刑事 的程序,而司法程序则不然,其需要程序的严格规范性;刑事和解具有自愿的特点,而刑事法制的特征是强制。民事法律关系中对立双方的冲突是一种个体之间利益的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80.html -
了解详情
小学的义务教育课程,目的是使青少年学生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此外,各州还开设 对扩大公民对环境公共事务的有效参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环境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提高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乃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43.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指在协定适用的过程中,对缔约国一方在行使对某一跨国纳税人来源于该国的某项跨国所得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时是否合乎协定所确定的协调原则,缔约双方各自的 原则的主张均发生分歧时,双方在订约当时所确立起来的国际税收法律关系也就随之发生变更。争端已不只是局限于来源地国是否依协定征税,还包括双方如何再次协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5.html -
了解详情
税收法治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与协调 (一)税收行政机关在税法法治中的垄断地位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或者说从北野弘久教授的法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行政机关无疑在 宣示、论证与构造,税法理论在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方面应有什么贡献?债务关系说对于限制税收领域中的行政权力有何消极的作用? 北野税法学自称是纳税人基本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1、首先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务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而凡是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 所必需的架构,但是公法却绝不能因此而渗透和替代私法。”[15]公私法之间能量的不协调,看似秩序更加井然,规则更加完善,其实是公法场逐渐蚕食私法场,以致自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2.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方面要件行为仅包括“挪用公款”。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事关重大:一方面,这关系到挪用公款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标准问题,具体说来,如果持上述第一种观点,那么,只要行为人实际“ ,该怎样定罪?)、造成定罪量刑上执法的不协调和不统一等缺陷。我们认为,在上述情形中,实际存在想象竞合犯的问题。体现在,在上述情形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