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各种可以判处死刑的犯罪之死刑适用提供明确具体的标准。加强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死缓案例的编撰工作,对于刑事审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关于死缓后的处理 执行了死刑。但就绝大多数案件而言,抗拒改造情节恶劣都被理解为是指故意犯有如故意杀人、组织越狱、脱逃拒捕等严重犯罪的行为(注:参见林准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93.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刑事案件精神赔偿往往数额巨大,而被告人大多无力承担或根本不愿履行,法院判决可能会成为法律白条。三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赔偿金额不具有等价性。 由被害人自己选择,法律不应否认被害人要求就精神损害而要求赔偿的权利。比如在故意杀人、重伤或强奸等恶性案件中,如果对被告人处以极刑,很可能使被害人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76.html -
了解详情
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公开对发生在云南省丘北县的一起刑讯逼供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决涉案的3名警察刑讯逼供罪名成立,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民工王 有多少呢?被查处的又有多少呢?查处之后真正依照《刑法》规定象对待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一样公正的定罪量刑的又有多少呢?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警察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3.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辩解只能带来更为残酷的刑讯。只有在无罪推定原则下,由于假定在法官判决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从而赋予被告人一定的诉讼权利,包括辩护权。正如我国学者指出 第292页。)其中,律师逃亡案就是一个离奇而又典型的案例。 被告人王继生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河南省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1994年9月13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7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法干预,以致违反刑法谦抑与法益保护原则。[11]比如,《刑法》第232条对故意杀人行为的规定,没有对行为的外延做任何限制,所以,只要是故意非法 ,开放的犯罪构成所具有的灵活性、时代性、多样性与实用性,使法官能及时根据实际案例予以决断,不仅辅助了刑法、补充了刑法而且还可以纠正刑法、发展刑法、创造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5.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的刑法干预,以致违反刑法谦抑与法益保护原则。⑾比如,《刑法》第232条对故意杀人行为的规定,没有对行为的外延做任何限制,所以,只要是故意非法地 ,开放的犯罪构成所具有的灵活性、时代性、多样性与实用性,使法官能及时根据实际案例予以决断,不仅辅助了刑法、补充了刑法而且还可以纠正刑法、发展刑法、创造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3.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由最高法院或者高级法院发布的对各自辖区内有指导性效力的典型案例,可以有效促进一定范围内的刑事判决结果大致趋同。同罪同罚的实现,在削去了网络受众质疑个案 先成砍死。后投案自首。但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却有近500名村民联名为故意杀人的古先全请命,请求从轻处罚。重庆市一中院法院认为,被害人古先全在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09.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辩解只能带来更为残酷的刑讯。只有在无罪推定原则下,由于假定在法官判决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从而赋予被告人一定的诉讼权利,包括辩护权。正如我国学者指出 第292页。)其中,律师逃亡案就是一个离奇而又典型的案例。 被告人王继生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河南省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1994年9月13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92.html -
了解详情
的需要,但并不营利,此种情况下C行为的可谴责性要大于D。再如同样是故意杀人,E被告人采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持刀对被害人疯狂地砍击,但致使被害人构成严重 数额来体现社会危害性的犯罪。39实证分析法,是一种针对某种犯罪,以大量业已判决的案例为调查对象,以计量的方法查明平均化的刑罚量的量刑基准确定方法。这种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97.html -
了解详情
为各种可以判处死刑的犯罪之死刑适用提供明确具体的标准。加强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死缓案例的编撰工作,对于刑事审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关于死缓后的处理 了死刑。但就绝大多数案件而言,“抗拒改造情节恶劣”都被理解为是指故意犯有如故意杀人、组织越狱、脱逃拒捕等严重犯罪的行为(注:参见林准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