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 月1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 》总计九编,依次为: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的 、赔偿范围等,均应当尽可能地抽出共同的内容,统一立法。应当于民法典的什么位置加以规定? 像德国、台湾地区的立法是将损害法的共通规则置于债法总则当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17.html -
了解详情
用益物权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用益物权并没有达到取代所有权而成为物权法核心的地位,现代物权法的核心仍是所有权(注:屈茂辉。用益物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为目的约定较长期限者,从其规定或约定。(3)修正地上权,删除了种植竹木的内容,将地上权界定为:以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9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物一权原则究竟应否成为现代物权法改革的对象?双重所有权理论究竟能不能代表物权法的进步?本文特对此发表拙见,以就教于学界同行。 一 的所有权,其意则在为双重所有权理论或者变形的双重所有权理论寻找某种新的依据。至少在我国,双重所有权论者所关注的根本不是什么集合物上能否设定单独所有权这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56.html -
了解详情
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49]但也的确是民法理论对动物地位反思和激烈讨论结果的集中体现。而且即使在民法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对动物的特别规定,但动物保护思想也可以 拉鲁斯百科全书》第3卷,第1689页。转引自钱明星:《我国物权法的调整范围、内容特点及物权体系》,《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11]参见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49.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在《物权法草案》广征民意之际,本文试图从一独特视角物权逻辑表达作者对未来物权法的期盼之情。本文共分三部分,首先全面阐述了物权理论中 六十年代期间,社会主义浪潮狂卷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对立的世界对抗格局,狂热与急躁的人们冷静下来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已被世界经济浪潮远远地被落在后边。今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13.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法》的草案第3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本法和其他法律规定。 物权法的物权法定原则与合同法的合同自愿原则是不同的。物权法之所以贯彻这一规则,从根本上 罗马法中的自物权与他物权能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一样。这种双重所有权完全符合罗马法一物一权原则的要求,而不是什么一物多权。 (二)、德国的抽象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98.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 所谓物权法定,是指物权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内容由法律规定,而不许当事人自行创设。 它与一物一权主义、公示公信原则共同构成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从19 的问题是:既然社会生活之衍化乃推陈出新的过程,法律对旧有物权确定其为物权的标准为何?新出现的权利类型以什么标准确定其是否为物权?只有明确成立物权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73.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以其文化、历史和体制差异之大,对照于民法内容差异之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5] 而民法维持体制中立的奥秘,就在于民法立法技术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 要在适当的地方铺设好通往公法(行政法)的适当管道,既不要让物权法吞没行政法,也不要让行政法吞没物权法。然而,从我国物权法的规范配置来看,这一要求的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94.html -
了解详情
来说,在总则中确立主体、行为、客体制度,然后在分则中确立法律关系的内容,该内容主要是民事权利,具体包括债权、物权、亲属、继承权利,当总则中确立主体、 法区分了绝对权和相对权,同时有关相邻关系的制度属于物权法的一部分,而不构成侵权法的内容。在普通法中凡是侵害他人的物权都构成侵权,因为普通法并没有采纳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06.html -
了解详情
内关于请求权的内容以外尚有物权法中的物上请求权及亲属法上的请求权(如,具有人身权性质的权利的救济权,亲权、照顾权、监护权的救济权者是)等 法律关系的分析和把握确定存在不存在法律关系,存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各个构成要素是什么。[26]若能清晰把握上述问题则能迅速将考察范围锁定,当可以避免耗费过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