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刑处罚未遂犯。又如,1979年刑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重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立法规定 故意犯罪的预备行为乃是一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一切故意犯罪的预备行为,都为刑法严加禁止,并要承担刑事责任。参见谢望原主编:《台、港、澳刑法与大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1.html -
了解详情
。受侵害的国家可以向犯罪人所在国提出引渡犯罪人交付诉讼, 或者诉诸其他形式的国际司法协助, 要求相关的国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保护原则是针对外国人或无国籍人针对本国 。三是以先理为优原则为补充原则。先理为优原则简称先理原则, 是指当不同地域的刑事管辖权同时出现, 按照前述原则不能判断由哪一地域行使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6.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以将风险控制在可预期的范围之内。民事赔偿在于弥补损失,并不能承担惩罚过错与事前预防的任务;行政处罚的力度较轻且不 ,以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社会和谐。⒄ 虽然这种努力似乎困难重重,但是可以看出,尽管刑事责任基本原则是刑法存在的根基与哲学,影响着刑法的结构与功能,社会防卫一直是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0.html -
了解详情
视界也更加开阔,涉及到整个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无论什么样的违法行为,只要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都要纳入刑法的视野。由此可见,刑法不再是仅仅用来或主要用来对付 某种结果,即使其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对此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各国和地区加重对恐怖主义与相关犯罪的惩治力度,在过去的30年里,至少21个国家已经将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3.html -
了解详情
强度上超出必要限度,从而应对其造成的重大损害承担刑事责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是防卫过当,具体分析如下:第一,本案不是特殊防卫。我国刑法第20条第 是指不法侵害行为尚在继续进行或者行为虽然已经结束但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侵害行为或即时即地挽回损失。对此如何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81.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界争论的结果,同时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归责原则,损害赔偿的额度如何把握;而争论背后所反映价值理念 自己违章的情况下,非机动车一方以不敢撞自己,否则他要承担责任。现实中许多横穿大马路的人,并非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相信机动车会采取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423.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法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那么在追求实体真实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采取各种工具和手段?如果这个标准成立,那么在刑事诉讼中利用刑讯逼供等非人道手段取得的 .正当的法律程序主体 程序主体是指在法律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而所谓的正 当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程序主体的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011.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医院损害赔偿,这里,医院作为雇主要承担雇主责任的一条理由就在于选人虽达到行业标准,但不服合合同约定。 如果雇主对社会有公开承诺,保证其雇员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这个承诺依据诚实信用的民法原则也可以构成有效的约束对其雇佣行为产生法律拘束力。如果雇主雇佣了低于其承诺标准的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89.html -
了解详情
。从《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可以看出: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其次,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律 下,受害人可执行肇事车辆。至于驾驶人与车辆所有人之间关于车辆是基于什么样的民事关系,属另一种民事案件,与本案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受害人执行肇事车辆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517.html -
了解详情
资产罪没有理由不包括这种情形。综合上述,我们认为,只要是违反了国家规定,以单位的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研究后私分给个人,不管其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集体私分名目 国有资产罪,而法定刑又重于本罪,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范围也不同,因此往往有些犯罪分子利用此种手段试图逃避或减轻法律的制裁。我们认为在分析上述行为应认定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