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遗产破产,是由遗产的主体地位和限定继承原则决定的。我国承认限定继承原则自不必说,但就遗产的主体地位而言,在现行继承法中是找不到根据的。 ,不能以继承财产清偿继承债权人及受遗赠人的债务时,法院因申请可以裁定宣告破产。对继承财产的破产申请权人包括继承人、遗产管理人以及遗嘱执行人。 (六)遗产管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9.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民法的理念集中表现在对人的终极关怀之上。基于此,民法必然要求尊重个人人格,这就是说,不仅要尊重个人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充分尊重人格尊严 的判例和立法主要承认对生命、健康等基于自然属性而产生的物质性人格权进行保护,以后逐渐地认可了基于社会属性而产生的精神性人格权,加强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37.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的学术解释,而是采取了与其他国家迥然有别的做法,没有承认企业的客体性,而是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主体性。企业,在西方法律中被视为法律客体,在我国 担保法》、《侵权责任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也屡屡提及企业的主体地位,从而加固了企业的主体性属性。 ( 四) 商法学者的坚持 与民法学和实证法不同,商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27.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则人在相关社会关系领域内的主体地位即被取消,人格因而变得不完整;民事权利则是可以按份来处分的权利,对人而言是一种可取代、可转让、可放弃的 着某些区别(见后述),但宪法在属性上仍属于公法。 五、具有公法属性的宪法何以成为根本法有学者担心,如果承认宪法具有公法性质,那么宪法就无法成为私法的立法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5.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则人在相关社会关系领域内的主体地位即被取消,人格因而变得不完整;民事权利则是可以按份来处分的权利,对人而言是一种可取代、可转让、可放弃的 着某些区别(见后述),但宪法在属性上仍属于公法。 五、具有公法属性的宪法何以成为根本法有学者担心,如果承认宪法具有公法性质,那么宪法就无法成为私法的立法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4.html -
了解详情
,也脱离了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应该承认,它是适应我国公有制体制的,也满足了特定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需要。有学者认为,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模糊是经过审慎考虑 ,因为离开了集体性,就改变了土地的公有制性质。另一方面,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又具有个体性。集体的存在并不使个人的主体地位丧失,集体成员仍然享有权利。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2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国家法和硬法在法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不会改变,相应的法规范更不会消失。 毫无疑问,剖析党内法规的一般特征,其基本定位应该属于社会法和软法 、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维方式。 有人认为,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主要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性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47.html -
了解详情
,公众的参与本身就是对公民主体地位的一种肯认,使公民在政府的施政中避免了被客体化的命运,从而体现出现代民主国家对人的尊严的尊重。 (二)参与式治理 知识,以构成对话、交流与寻求共识的基础。因此,保障有效的参与式治理,必然呼唤一种承认参与者的利益主体与知识主体双重地位的行政体制结构。这意味着,公共决策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89.html -
了解详情
,公众的参与本身就是对公民主体地位的一种肯认,使公民在政府的施政中避免了被客体化的命运,从而体现出现代民主国家对人的尊严的尊重。 (二)参与式治理 知识,以构成对话、交流与寻求共识的基础。因此,保障有效的参与式治理,必然呼唤一种承认参与者的利益主体与知识主体双重地位的行政体制结构。这意味着,公共决策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22.html -
了解详情
成员无限责任之团体,其财产责任虽然最终可能仍需由成员承担,但承认了团体的主体地位,交易相对人可直接对该团体追究责任,而不论产生违约和侵权的具体 他们以法人资格。[15] 至1999年《德国股份公司法》第278条确认了另一种法人-股份两合公司,其中有承担无限责任之股东。[16] 在《德国民法典》制订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