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法律规范群体。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私权是一种复杂的法律现象。笼统的规定财产权、人格权、身份权及混合权利这些称谓,可能对进一步理解、塑造私权造成障碍, 分析》,《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48页。 [5]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6]方新军:《盖尤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96.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的特定利益,有学者主张采广义理解权利概念的方式,将那些仅仅通过个别强行规定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状态也视作权利,以扩大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范围,[38]即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36]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8页。 [37]参见[德]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5.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在各国民法典中,买卖合同都规定于典型合同的首位,这充分证明买卖合同的重要性。但是即使如此,作为买卖合同的 民法第323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66条)来看,危险负担不但于买卖合同中有规定,而且在债法总则部分有规定。因此关于危险负担的内容,不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6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介入,否则,就不应将该不法行为犯罪化。就侵占遗失物的行为来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遗失物拾得制度,尽管十多年来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其缺陷也越来越明显 、漠视权利、践踏法律的行径。所以说,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的内容必须与刑法典的总则相协调。 第二,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的内容必须与刑法典分则相协调。刑法典分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95.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即可获救济。[20]考虑到物权请求权中返还原物请求权与人格权性质不符,建议规定两种人格权保护请求权:妨害防止请求权和妨害除去请求权。并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中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19页。 [15]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28页。 [16]王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68.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为支柱,如果否认物权行为,则法律行为实际将等同于债权行为,从而法律行为作为民法总则中规定的一项制度就成为问题,而且会进一步使 行为无因性否认立场出发,分析中国未来民法典法律行为构造问题。 1、中国未来民法典应规定法律行为一般制度 我国自清末变法以来,有关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多采德国法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67.html -
了解详情
论文答辩 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 英文摘要书写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天下 免费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论文 物权法的定位及基本体系分析 作者:马俊驹、刘阅春时间:2007 作原则性、一般性的规定也不可取。 笔者认为,只有用整合财产权的方式才能解决这类问题。为此,我们倡导设立财产权总则,以次于民法总则的地位来整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51.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民事权利,以及分则中的《侵权责任法》。民法典在规定了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规则之后,规定各种民事权利以及行使民事权利的具体规则,这就是人格权法 ,使侵权行为法成为一个弹性极大的法律,对具体的一般侵权行为不再一一做出具体规定,具有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赋予法官概括的裁判准则,享有高度的自由裁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44.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学者主张公所有权说,[35]也有一些州对公所有权(ffentiliches Eigentum)作了规定,比如汉堡的《道路法》、巴登-符腾堡州的《水法》等, 梅夏英博士集中精力研究了这一课题。我们分析了民法总则编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提出了设置民法财产权总则的基本理由,认为传统物权和债权的二元结构,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0.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请求权,而主张合同无效或确认无效的权利并非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依法律规定,无效合同的无效是当然无效,并不以法院的确认为要件,但是当事人或者具有利害关系 ,认为按无效行为之效果,各国立法例皆根据不当得利、占有之规定......参见李宜琛著:《民法总则》,正中书局,1977年版,第336页。虽然如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