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对其质证,但允许诉讼参与人发表意见。笔者认为,社会调查报告尚不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法定证据的特性,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成长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可以结合社会调查,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等有关组织和人员,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74.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的扩散,事实之争不再尖锐地出现在控辩双方的对质中,事实调查的范围和证据开示过程所能发掘的厚重的事实材料案卷,提出了大量的组织和 1281,12821283,1284,1302(1976). [7]吴丹红、黄士元:《传闻证据规则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同上。 [9]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主张的诉讼活动。在举证环节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法院按照法律规定调查取得的证据,举证责任由谁来承担?这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规定法院负有收集调取 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刑事诉讼中没有举证时限的规定,对控辩双方交换诉讼证据也缺乏规定,刑诉法第128条规定辩护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3.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限于诉讼过程,而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后能否再就该决定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问题。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 期。 [2]笔者自己也曾从这个角度进行过研究,不过当时已经将其归于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问题上。参见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3.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以及排除规则适用后的再救济问题。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程序性制裁程序性裁判 一、缺乏制裁机制的刑事诉讼法 现行刑事诉讼法以义务性规范、 。但是,法庭既没有就刑讯逼供是否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和核实,更谈不上对刑讯逼供得来的证据加以排除了。①以下是杜某陈述的该案一审中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1.html -
了解详情
而实施的取证行为。在形式上,私人取证是由个人而非公权机关调查收集证据;在实质上,私人取证是个人本于自己的意思而进行的取证行为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参考文献】 {1}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Stuckey,Evidenc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79.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院在量刑建议中使用品格证据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政治制度与法律规定决定了我国检察官具备客观公正义务 的依据,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裁判必须建立在对品格证据的调查基础之上。 域外各国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适当地品格证据收集是少年司法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4.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院在量刑建议中使用品格证据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政治制度与法律规定决定了我国检察官具备客观公正义务 的依据,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裁判必须建立在对品格证据的调查基础之上。 域外各国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适当地品格证据收集是少年司法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3.html -
了解详情
几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当事人对于证据的收集及其运用往往存在误区。这是因为当事人一般缺乏法律知识,容易断章取义,片面 采纳,反而可能会吃侵权官司。 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调查收集不忠于自己的证据未尝不可,但其行为应合乎法律规定。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5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收集,如果法院充当主角的话,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其一,法官负责调查和提供证据,他们将难以保持中立的立场,法官首先得站在一方的立场上,然后 ,并以次来理解案件,取舍事实。采纳某一理论将使法官偏向一方当事人,也就是说法官调查取证容易造成先入为主,不利于确保司法公正。其二,法官的主要角色是审理案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