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的惩处。现就审理贷款诈骗案件中适用法律遇到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贷款诈骗罪与非罪 不应计人犯罪数额。 四、关于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 按照《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2.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持卡人只归还部分金额,则对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的部分,完全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关于恶意透支的规定,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数额,不需要再次催收。第二种 的必要要件。如有人提出,刑法之所以规定这一条件,主要是为了认定持卡人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为这种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比较困难,为了正确区分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5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持卡人只归还部分金额,则对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的部分,完全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关于恶意透支的规定,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数额,不需要再次催收。第二种 的必要要件。如有人提出,刑法之所以规定这一条件,主要是为了认定持卡人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为这种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认定非法占有的目的比较困难,为了正确区分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4.html -
了解详情
毒品罪的应用上有所限制,因为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的目的和动机在实践中很难具体区别开来,故我国《刑法》规定之该罪无犯罪动机之范畴限制(目的模糊性之下) 基本要求。 但是,盗窃、抢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与行为人通过盗窃、抢夺行为所非法占有财物之金额息息相关,只有在行为人盗窃、抢夺公私财物金额数量较大时方能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54.html -
了解详情
毒品罪的应用上有所限制,因为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的目的和动机在实践中很难具体区别开来,故我国《刑法》规定之该罪无犯罪动机之范畴限制(目的模糊性之下) 基本要求。 但是,盗窃、抢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与行为人通过盗窃、抢夺行为所非法占有财物之金额息息相关,只有在行为人盗窃、抢夺公私财物金额数量较大时方能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47.html -
了解详情
评析 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二条(四)规定: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 论) ,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⑨刘明祥: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⑩[日]大塚仁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9.html -
了解详情
毁坏或者移走其蛋卵,追捕、捕获、打死或者使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猎物。在法国刑法中实行严重虐待或施以残忍行为、抛弃动物,在动物身上进行科学或实验性 名录》进行重新审核修订。 (五)修订《刑法》及其配套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1. 将野生动物资源犯罪集中规定。目前,我国刑法中的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0.html -
了解详情
概率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②。比较而言,对于《刑法》明确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控方的证明责任则更大。这是因为,在这些犯罪的认定中,普遍存在罪与 了特殊情况下对连续犯实行数罪并罚的做法。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年12月2日《关于对跨越修订刑法施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连续犯罪以及其他同种数罪应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5.html -
了解详情
概率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②。比较而言,对于《刑法》明确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控方的证明责任则更大。这是因为,在这些犯罪的认定中,普遍存在罪与 了特殊情况下对连续犯实行数罪并罚的做法。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年12月2日《关于对跨越修订刑法施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连续犯罪以及其他同种数罪应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7.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 项的规定,应宣告被告人无罪。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经不公开审理查明:被告人文某之 犯罪处理。即使从财产分割的角度来看,本案中行为人文某所非法占有的财物也已经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要求,符合了刑法中盗窃罪的犯罪构成。可为什么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