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当然,行为人最终能否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还必须脱离行为人主观意图而进行是否有造成他人死亡危险的客观判断{20}。最后,在刑法规定的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 {15}劳东燕.论犯罪构成的功能诉求-对刑事领域冲突解决机制的再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1,秋季卷:49-5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4.html -
了解详情
归咎于前一行为,因而转化到逻辑关系就不存在完全的责任,但仍应负相应的责任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31] 那么在前一行为不足以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对待呢?第一种 的结果必须具体地完全一致时才能负既遂的刑事责任。如甲要杀乙,却误杀了丙,按此种学说,对乙,甲成立杀人未遂的责任;对丙,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未提起抗诉。 [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酒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刑事案件,对于本案的定性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被告人董庆功应 都是故意犯罪,客观上都是对他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侵害,而且故意杀人未遂,往往是造成了身体伤害,这时就为在已经造成伤害结果条件下,认定是构成故意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97.html -
了解详情
做一个假设:按照单标准说,财物没抢到手的是基本犯的未遂,应当在3至10年内从轻或减轻处罚。再来比较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刑法典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 对抢劫案件正确定罪量刑,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发了《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了抢劫的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765.html -
了解详情
1979年刑法第59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 的故意,只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不是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的想象竞合?若不承认想象竞合,而是按照通说所主张的,放火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4.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观点有悖于犯罪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一原理,违背了犯罪构成的具备是负刑事责任的根据这一命题,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与上述观点相对应,我国通行的 的犯罪构成这种分类,会导致构成要件的混乱。例如,故意杀人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包括发生死亡结果,而故意杀人未遂这一修正的构成要件中不包括发生死亡结果;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3.html -
了解详情
背部连续捅刺,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次日8时30分许,王志才服农药自杀未遂,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王志才平时表现较好,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被告人亦可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2010年4月14日发布的《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出:实践中,故意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69.html -
了解详情
、背部连续捅刺,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次日8时30分许,王志才服农药自杀未遂,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王志才平时表现较好,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 了被告人的主观恶性较小。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文件中指出,主观恶性是被告人对自己行为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6.html -
了解详情
表犯罪分子人身危险性状况的客观事实情况,来决定对每个犯罪分子在原判刑罚中所确定的刑事责任的具体落实与处置办法。这就是说,这些刑罚制度是适应犯罪分子的危险性大小而设置 ,以事前的犯意定罪判刑。例如行为人事前预谋杀人,但实施行为时改变犯意,进行故意伤害。结果对其以故意杀人未遂论处。这也是一种主观归罪。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1.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这种做法是出于以下考虑:刑法用危害法益之人必须负刑事责任的方式来维护法益。[4]日本学者一般认为,既然刑法以保护法益为目的,结果便 的不确定状态而未成立,有自相矛盾之嫌。更何况,在出现未遂结果时,如故意杀人未遂而致人伤害,杀人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难怪有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