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界定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 根据1997年刑法的规定,贪污罪、受贿罪以及挪用公款罪都属于公职犯罪,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 包智安受贿、滥用职权案[第327号]滥用职权行为与损失后果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一案中,因争议问题限于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2.html -
了解详情
(一)如何界定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 根据1997年刑法的规定,贪污罪、受贿罪以及挪用公款罪都属于公职犯罪,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 包智安受贿、滥用职权案[第327号]滥用职权行为与损失后果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一案中,因争议问题限于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52.html -
了解详情
应是刑事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行为人故意行为不属民法调整的范围,一般应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因故意行为如果依法构不成犯罪,仍应由民法调整)。 (二) 新乡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①治疗行为与残废结果具有因果关系;②责任程度:崔某诊所在该医疗事故中负次要责任。对这一案例,具有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97.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地体现出监督过失理论。不难看出,这些条文中的监督过失责任,都属于业务关系中的监督过失犯罪。第二个方面,第408条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09条 已经包含了危险实现的内涵,尽管有被监督者行为的介入,仍然可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⒁。根据刑法中被允许的危险理论,如果禁止所有危险,社会就会停滞,安全责任事故经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7.html -
了解详情
则没有终了。例如,西原春夫教授在其《刑法总论》中指出,对于实行行为何时终了的问题,应该根据是否引起不遮断因果关系就会发生结果的状态来加以区别的做法是 也应对实行行为的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作综合考量来加以判断。对于连续开枪的案例,福田认为在第一枪命中被害人时,如果没有积极的防止结果的行为的话就不成立中止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3.html -
了解详情
也均有共同正犯的明文规定。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由于社会犯罪现象的激增,因果关系的客观主义刑法理论,因不适应变化的社会犯罪现象而渐渐被冷落,主观主义的刑法理论 而己,不得认其具有失火罪之意思联络而成立共同正犯。{ '当然,就上述案例而言,虽然同样不清楚是由哪一人的烟蒂引起火灾,而且就吸烟来说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5.html -
了解详情
则没有终了。例如,西原春夫教授在其《刑法总论》中指出,对于实行行为何时终了的问题,应该根据是否引起不遮断因果关系就会发生结果的状态来加以区别的做法是 也应对实行行为的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作综合考量来加以判断。对于连续开枪的案例,福田认为在第一枪命中被害人时,如果没有积极的防止结果的行为的话就不成立中止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23.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包含了危险实现的内涵,尽管有被监督者行为的介入,仍然可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⒁。根据刑法中被允许的危险理论,如果禁止所有危险,社会就会停滞,安全责任事故经常 公职人员层面,可以适当地限制监督过失责任成立的纵向范围,能够有效地消解在职务关系领域设立监督过失罪的另一理论疑虑。四、我国设立监督过失罪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0.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包含了 危险实现的内涵,尽管有被监督者行为的介入,仍然可以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⒁。根据刑法中被允许的危险理论,如果禁止所有危险,社会就会停滞, 安全责任事故经常 第二章已经体现为各具 体罪名,采用本罪名,也不会导致本罪与业务关系中的各种监督过失犯罪罪名相混淆。 (二)构成要件的设定 从犯罪主体方面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84.html -
了解详情
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有这样一个案例,行为人夜间驾车行驶与一黑影擦过,行为人认为是风吹来的树枝或布片等物品 而逃逸,行为人虽有逃逸行为,主观上具有放任的故意,但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对行为人的行为应当以交通肇罪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