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法之后,使之相互靠近。这一排列顺序对后世民法典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德国民法典》以外,《瑞士民法典》(1907年)、《意大利 )和由英国法律委员会(TheEnglishLawcommission)起草的合同法典草案。1808年以《法国民法典》为模式制定的《路易斯安娜州民法典》(曾先后于1825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1.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交易状态的暴露。 第二、物权行为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中立的行为”。[13]在德国民法典138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中,即“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人们 确权判决,产权证书就不能发放。69这种公告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登记错误的产生。即使如此,登记仍然可能出现与实际状态不一致的情形,由于法案赋予了登记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正是这种特权导致了社会主要利益的分配,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的冲突和危机,进而产生法律革命的要求和必然性。古罗马法即为一种旨在保护贵族奴隶主特权的 .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8399 [4] 海尔穆特?库勒尔:《〈德国民法典〉的过去与现在》,孙宪忠译,载梁慧星《民商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63.html -
了解详情
与所有权相关的表述,即“ususfructus”(用益权)与“servitus”(地役权)。它们的产生富有戏剧性,很值得注意。它们虽然与近代民法中地役权、用益物权字面上相同 矛盾的事物实际上在深层次上都是和谐一致的。《德国民法典》)就是在萨维尼及其历史法学派中得以产生的。温德莎特就是其中最为代表的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80.html -
了解详情
故可以说,正是19世纪末的德意志的民族统一运动,才产生了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 而《日本民法典》的颁行作为明治维新的举措,其目的即在于推进 规定,规定的非常详细、非常完善,那么将会是一个大得难以想像的民法典。 3.所谓“现实主义的思路” 这种观点首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然后主张“以德国式的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29.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而不是到1900年才颁行的德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能有今天这样的历史地位吗? 我认为,一个国家产生一部现代化的私法典所需依赖的条件是比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这些论文均收录于徐国栋编:《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其中张谷的论文“质疑‘新人文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01.html -
了解详情
对所有权的各种限制”中,而是放在了第三编“财产的取得方法”中。《日本民法典》沿袭德国民法典的体例模式,将担保物权置于了物权编中。从权利的效力范围来看, 结果上是否有物权变动之效果。但是,所有的以物权之变动为目的的合同大都能够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相对于变动了的物权效果而言,那个引致物权变动效果的物权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这一举措开创了一般人格权立法的先河,正式诞生了现代一般人格权概念,产生了一般人格权的民法保护制度,为一般人格权在各国法律中确立并逐步完善奠定 不足为奇了。 [20]在二战纳粹统治期间,人权遭到无情的践踏。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在当时虽然没有被废除,但关于“人格权”的民法规定却被纳粹于193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10.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权概念的内涵,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具体来说,为了适应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引入,德国民法理论上发展出了一个独特的,被叫做框架性权利(Rahmenrecht)的权利 违法性,也就是说必须是违法地损害《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所规定的法益,才会导致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虽然违法性要件是侵权责任的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6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法律上的人格要素,成为人格权保护的客体。 四、胎儿具有部分权利能力 在《德国民法典》立法时,就得到建议,要求将已经存在的生命事实通过法律规则去接纳 受保护的任务,(私法上)必须部分地类推适用法律关于胎儿保护的规定,因而产生了胎儿的限制权利能力的结果。[51]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实际上也确认了胎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8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