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刑法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刑期执行完毕或者免予执行的,均视为未受过刑罚处分。(2)德国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判决来取消刑事污点。 三、丰富和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几点建议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82.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不需要实害的发生,而只需要危险的发生。以故意杀人罪为例,其属于典型的实害犯,故意杀人行为要成立犯罪并不需要他人生命被剥夺这样一个实害的 未能提出一种客观的标准,仍然需要法官进行具体判断。1996年德国最高法院的一份判决指出:具体危险出现与否是无法从学术给予精确的描述。但,无论如何,行为人必然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68.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不需要实害的发生,而只需要危险的发生。以故意杀人罪为例,其属于典型的实害犯,故意杀人行为要成立犯罪并不需要他人生命被剥夺这样一个实害的 未能提出一种客观的标准,仍然需要法官进行具体判断。1996年德国最高法院的一份判决指出:具体危险出现与否是无法从学术给予精确的描述。但,无论如何,行为人必然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44.html -
了解详情
,鼓励法官发挥自己解释法律的智慧,撰写说理充分、论证严谨且具有判例意义的刑事判决。 在工作方法上,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定期分类公布刑事判决书,来促使法官 2001年第3期,第7-10页;[德]布伦等:德国波恩州法院关于一起故意杀人未遂案的判决书,冯军译,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6.html -
了解详情
再向其家属勒索财物的,是以绑架罪一罪论处还是以故意杀人罪与敲诈勒索罪两罪并罚。 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虽系在杀害被害人后,再 勒索财物的,以绑架罪论处便于实践操作。本案被告人在勒索财物目的支配下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和敲诈勒索行为,一方面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对被害人家属造成精神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28.html -
了解详情
。看起来相互制约、配合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我们却在现实中发现了问题。让我们以案例说话:2000年,杜培武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民警,其妻与云南省某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某有染。一天,杜妻与王某在汽车中双双被枪杀。杜培武涉嫌故意杀人被捕。公安人员在对杜培武进行询问时采用了多种刑讯手段逼取其口供。杜培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93.html -
了解详情
[简要案情]1991年陈某涉嫌故意杀人犯罪后潜逃。被告人陈某某分别于2003年春节和2004年春节,明知其子陈某系涉嫌犯故意杀人罪后潜逃的人,仍为其 法律效力,被窝藏人是否有罪尚处于不确定状态,司法实践中一审判决被告人有罪,而二审改判无罪的案例并不少见,既然并案审理的被窝藏人是否是罪犯尚未确定,法院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80.html -
了解详情
人重伤或死亡,则应按想象竟合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依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罪名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四)“交易”的合法性问题。交易有合法交易也 实践的作用。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判例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判决中所包含的原则或规则的指导功能,则是无可争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应进一步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6.html -
了解详情
虎、殷海军(均为原审被告人) 【权威收录】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06年第2辑(总第56辑) 裁判规则: 驾驶机动车撞伤他人, 影响,在量刑上给予考虑。 适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498.html -
了解详情
审程序 【判决日期】2004年11月19日 【公诉机关】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夏锡仁 【权威收录】最髙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06 。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4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