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後被特委裁判官裁定一項「不小心駕駛」罪罪名成立,違反香港法例第 374 章《道路交通條例》第 38(1) 條;被判罰款$1,800。上訴人就定罪提出上訴 」呢? 15. 在本案,裁判官提及「道路使用者守則」的內容。有關守則並非法例。正如運輸署在「道路使用者守則」前言所述: 「不遵守『道路使用者守則』 ...
//www.110.com/panli/panli_92936.html -
了解详情
上訴人被控下列控罪: 控罪(一) 「欺詐」罪,違反香港法例第210 章《盜竊罪條例》第 16A(1)(a) 條; 控罪(二) 「使用虛假文書」罪,違反 上訴人需要進入小欖精神病院接受入院式治療。本席正式就《精神健康條例》第45(1)(a)(iii)下令上訴人進入小欖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為期3個月。」 上 ...
//www.110.com/panli/panli_91327.html -
了解详情
訴人共同面對兩項控罪,分別為控罪 (1)刑事損壞,違反香港法例第 200 章《刑事罪行條例》第 60(1)條及控罪 (2)傷人,違反香港法例第 212 分批離開餐館。 3. PW1和PW2在離開餐館時清楚目睹兩名上訴人同上述第三名女子登上一部車牌號碼為FX8696的七人車(“七人車”)離開。PW2看 ...
//www.110.com/panli/panli_89251.html -
了解详情
明書 (原東區裁判法院傳票2004年第4759號) ---------------------------- 有關根據香港法例第 484 章《終審法院條例》第 32 條申請上訴許可一事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 控方:由律政司高級政府律師李國威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 辯方:被告人無律師代表,親自出庭。 ...
//www.110.com/panli/panli_6575.html -
了解详情
連篇,重申她是絕對不可能作出偷竊的行為。 4. 有關法例是根據香港法例第 484 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 32(2) 條: 「(2) 除非上訴法庭或原訟法庭(視屬何情 申請。 (潘敏琦)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 控方:由律政司高級政府律師何眉語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 辯方:被告人無律師代表,親自出庭。...
//www.110.com/panli/panli_4914.html -
了解详情
別在2006年8月30日和2006年9月10日在道路之合法泊車地點以外位置停泊,違反香港法例第237章《定額罰款(交通違例事項)條例》第7(1)條, 事項)條例》第16A(1) 指出: “凡裁判法官信納須負法律責任的人本身沒有獲悉第15(3) 條所述的通知書,並非由於該人的疏忽所致,則裁判法官可應申請 ...
//www.110.com/panli/panli_4275.html -
了解详情
別在2006年8月30日和2006年9月10日在道路之合法泊車地點以外位置停泊,違反香港法例第237章《定額罰款(交通違例事項)條例》第7(1)條, 事項)條例》第16A(1) 指出: “凡裁判法官信納須負法律責任的人本身沒有獲悉第15(3) 條所述的通知書,並非由於該人的疏忽所致,則裁判法官可應申請 ...
//www.110.com/panli/panli_4274.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中那些事實基礎而作出有關的推論。 8. 根據香港法例第 109 章《應課稅品條例》第 17(1) 條: 「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處理或處置任何 例向他施加的關於該等貨品的一切義務。」 9. 根據上述條例第 2(1) 條的釋義: 「 ‘應課稅貨品’(dutiable goods)指本條例適用的貨 ...
//www.110.com/panli/panli_4265.html -
了解详情
訊後被裁定一項「經營賣淫場所」罪罪名成立,違反香港法例第 200 章《刑事罪行條例》第 139(1)(a) 條,被判處監禁3 個月。她現不服定罪 成立。 10. 本席現處理上訴理由 (2)。 11. 就法律方面,《刑事罪行條例》第 117(3) 條訂明: 「 就本部而言,除非有下列情況,否則處所、船隻 ...
//www.110.com/panli/panli_4217.html -
了解详情
條。 控罪(三): 發生交通意外以致造成損害後沒有報案,違反香港法例第 374 章《道路交通條例》第 56(2A)及56(6) 條。 控罪(四): 在沒有提供樣本以作檢查呼 理方法是判監。考慮過長度問題,在本事件裡面,被告在群群警員面前對着第三控方證人講,稱自己不是司機,但明明他是司機,跟着並指着歐陽 ...
//www.110.com/panli/panli_4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