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立法权力交给立法机关;(4)根据一般的法律原理,确认只有通过法律的方式才可以带来对某些法律规定的减损和限制。 1958年宪法第37条第2款的规定 德国宪法法院并肩而立。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宪法的一个基本规律,即宪法的发展不能脱离人权保障的实践。因此,从比较的意义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具有浓厚的个性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42.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要求(法治观念)这五个方面,探讨一下行政法具体的重要作用。 1法治国家的标志:行政法对人权保障的确认和实现作用 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区别于非法治国家的 精神实质方面比依法行政具有更高的理念和更现代化的内容。两者的关系在于: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建构法治政府的必经途径[11]1,而法治政府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80.html -
了解详情
也越出了一国国内法的体系,成为国际人权保障的重要构架。本文主要从后一种界定上来阐述。 自古以来,各国无不承认生存权,虽然在保障的方式和程度上各不相同 的空间,但无论如何扩张,都不可和国际刑事管辖的基本标准相背离。 基于以上推理,我们似乎可以逐渐发掘出国际形势管辖权的本质问题,亦即国际社会中刑罚权实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8.html -
了解详情
宣言》再次强调:精神病人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其固有的作为人的尊严应当受到尊重。上述系列宣言衍生出残疾人人权保障的新理念尊重自我决定权和维持生活正常化。 ,在于保护知虑不周之人,并兼顾交易安全。因此,以监护登记取代宣告的公示方式兼备两种制度目的。 其次,监护登记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本人隐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85.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该权利在本质上已具备基本权利之品质。并非每项权利的保障都可以或者需要提升至宪法保障的层次,必须该项权利已经具有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 知情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10页。 法治斌著:《人权保障与释宪法制》,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993年再版,第27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55.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市场经济生命力在于高效率。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促进和保护效率的最大化,这是法的基本价值的体现。以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式分配资源,并以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人权的精神理念,必然要求对纳税人的权利给予法律保障上的足够的关注,这是人权普遍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对纳税人进行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从现代社会法治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76.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自然成为人权保障的重点。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罪推定”、“重实体,轻程序”等法律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以检察监督为主的侦查控制方式本身固有的重大缺陷 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第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尚未确立。非法证据的内涵、范围、排除非法证据的基本原则等均无规定。 三、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2.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判令给付。*32而德国联邦法院在援引《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时,明确将一般人格权阐述为“由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33对此,有学者认为其表现了“人格权观念的 27,美国于沃伦法院时期采纳了“人身权优先地位说”,扩大具体人格权的实体内容,并将人权法案保障的权利约束力扩及至各州。参见[美]伯纳德施瓦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25.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会因“人之存在”而自然地存在,那么实在法则成为确认“人的伦理价值”的基本方式。因此在我国,民法的制定不会像西方近代民法那样存在着从“内在于人”向“外在于人 。我国有学者就认为,随着现代法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权保障的需要,宪法上的调整范围已大为扩展,已适用于调整私法的关系,能直接解决私人之间的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1.html -
了解详情
,如日本宪法和孟加拉国宪法。二是不明文规定基本人权原则,只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美国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基本人权的原则,却在修正案中具体规定了公民的 的“民法典权利”一跃而成为“由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人格权的类型及其内容不再是狭窄地以民法典为基础,而是可以直接援引宪法规范为支持。17 笔者认为仅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