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 应当认定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构成洗钱罪。 (二) 本犯的共犯罪数认定 若本犯是单独犯, 能否独立成立本罪?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这种情况下, 本罪与本 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处理, 应当认定其共同犯罪的成立。至于其后续的行为, 应视为一种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不再单独定为掩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501.html -
了解详情
了某种自用而不欲销售的产品,那么,是否标明自己的产品是真品或者假品有什么关系吗? 因此,本类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不作为的方式不能成为这类 即明知是某种伪劣商品而故意予以销售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了某种伪劣商品的,不构成犯罪[ 1 ] 。但是,如果采取该认识,势必得出如下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13.html -
了解详情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个罪的犯罪主体均是国有单位中的有关人员,非国有单位及其人员等主体不能 的监督,特别是在侵犯企业国有资产案件存在司法救济盲区的情况下,这样做对预防侵犯企业国有资产犯罪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 注 释: ①这些行为主体在现行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志。犯罪人着手实施犯罪后, 由于犯罪本意以外的原因使犯罪过程停止下来, 则构成犯罪未遂。在犯罪本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当犯罪人的非犯罪本意的意志出现后 对象的错误认识。 这种单纯的认识因素与非犯罪本意的意志的共同之处是:( 1) 它们都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前者属于意识中的认识因素, 后者属于意识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6.html -
了解详情
推力上涨时,结果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在某种推动危害结果发生的因果过程已经存在的情况下,行为人本该积极作为以阻止结果的发生,但他却不作为,致使阻力全无 再考虑从轻。 (三)对于利用职权,采取不作为方式与他人合谋进行共同犯罪的案件,应将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作为对行为人从重处罚的一个情节加以考虑。例如,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97.html -
了解详情
中心的形成,即法律错误可不可免责?在何种情况下免责?与此相对应,在理论体系上,故意被分别把握为构成要件故意和责任故意,而责任故意的中心内容是违法性意识。这个违法性与作为犯罪成立一般要件之一的违法性是同一的,其实质意义是对整体社会法秩序或共同生活秩序的违反或破坏(实质的违法性论)。在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8.html -
了解详情
对共同犯罪的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 l )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以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构成,排除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可能性。例如我国刑法第25 条的规定;煞同犯罪 对该事实能够认识的情况下,是能够肯定过失共同正犯的存在。 根据共同意思主体说,显然也是对过失共同正犯持否定的态度。因共同犯罪被认为是由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5.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抢劫罪预备,姜某、姜某某、提某某三人构成抢劫罪即遂。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法理评析:此案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之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内涵 共同故意包括两个 下,前后犯意所侵害的法益是同一或同类的;另起犯意前后所侵害的法益多数情况下是不相同的。(注:并没有完全排除相同情形。)本案中提某、郭某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7.html -
了解详情
有制度移植,少社会根基;有机械模仿,无整体共进;有先锋引导,少民众基础 的情况下,清末刑法改制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处于 化与非刑罚化的世界立法潮流。我国应该从这股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的立法潮流中吸取点什么呢?笔者认为,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均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8.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呢?对于那些还不是很严重、用其他方式还能够对付的行为,国家到底采用了什么反应方式呢? 形式上看,除了中国、俄罗斯等少数刑法典之外,其他刑法立法例中确实都 这一问题,如果将其分散在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中,那么对于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定量因素,只有主体在对其有认识的情况下才能成立故意,就成为当然的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