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人们对陪审制度的利弊得失就有许多争论,主要集中在:第一是关于陪审团所起作用的评价问题。拥护者认为它提供了一个公民体验司法的重要机会。它缓和 研究”,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1999年会论文。 〔12〕李春达:“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浦东审判》,1999年第4期。 〔13〕房保国:“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14.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陪审制出路何在》, 摘自正义网。 [13]蒋惠岭:《论陪审制度的改革》,载《人民司法》1995年第6期,第31—32页。 [14]程雷:《人民陪审 《上海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30页。 [16]李春达:《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浦东审判》,1999年第4期。第18页。 [17]李学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12.html -
了解详情
的批评要比现在少得多。二、民事诉讼目的与裁判文书报告审理过程的功能关于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有很多学说,如权利保护说、维护法律秩序说、纠纷解决说、 。[71]如何处理现代司法制度的程序化、形式化、理性化的特点与诉讼文化对于实质正义和人伦情感方面的需求,并非我国独自面对的难题,比如,法国程序制度改革也有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html -
了解详情
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证人传唤制度的规定有极大关系。我国司法文书范例中虽然有适用于通知勘验、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以及证人的出庭通知书,但是,实际中却很 现有的出庭通知书就证人传唤而言过于简化,在正在进行的证据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国外证据制度的成功范例,设计一种涵盖证人权利、权利实现途径、证人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1.html -
了解详情
职能区分的原则,大陆法国家实行了庭审法官与预审法官(或侦查法官)相分离的改革,庭审法官退出侦查程序专司审判之责,侦查职能则由预审法官(或侦查法官)承担 的复查制度。因为立法上关于羁押期限的规定,完全可能被侦查机关所突破,但是因为有了司法审查制度的存在,法官可以在羁押期间内对羁押的合法性加以审查,从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3.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方式,它既具备当事人主义诉讼的某些特征,又不乏职权主义的技术性因素,同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国庭审制度的改革,已经由刑诉法的修改而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模式 但双方或一方不到场不影响开庭。对证人的询问首先由法官进行,法官应按照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的司法解释第142条的规定,按庭审要求核实证人身份、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4.html -
了解详情
检、法三机关合署办公是一样的,剥夺了公民的许多诉讼权利,然而却被认为是好的改革之举。试想如果有公民要求对鉴定进行合宪性“鉴定”,又该如何处置?现在发生 具有重要的自我调理功能。因此,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完善司法机制应该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主要是依宪治国。正像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的那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8.html -
了解详情
和审判此类轻微犯罪案件,而这将使司法资源紧缺的状况更加严重,法律治理的成本会变得更高。 (二)用刑法替代劳教制度的社会治理效果难以证明 用刑法替代劳教制度 ;刘仁文:《关于调整我国刑法结构的思考》,《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等等。 ⑵参见卢建平:《法国违警罪制度对我国劳教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089.html -
了解详情
刘仁文,劳教制度的改革方向应为保安处分,法学,2013(2)。 [8]储槐植,关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立法中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国司法,2010. 的确定与劳动教养立法,法学,2001(5)。 [16] 徐松林,保安处分及我国刑法制度的完善,现代法学,2001(4)。 [17]姚建龙,《禁毒法》颁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50.html -
了解详情
现场的证据,也不需要通知检察官,这种片面的规定违反了证据开示制度的双向性原则;第四,辩护人阅卷的程序规定过于简单,关于时间、方式等规定不甚明确,阻碍律师阅卷 的规定较为粗糙,但证据开示制度已在全国各地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认同,引发了一场自发的改革和探索,并且也引起了最高司法实务部门的重视,将其作为一项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5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