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的后果不属于责任的范畴,例如确认无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无效的后果不发生制裁问题,再如因债务人违约,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也不是制裁问题,因此 指民事主体违反合同义务或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41]也有学者采制裁说,认为民事责任“是由民法规定的对民事违法行为人所采取的一种以恢复被损害的权利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8.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但抗辩的法律后果一致,不但保证责任免除,而且民事责任也予以免除。 二,保证人抗辩权在当前司法实践运用中的若干问题 (一)主债务人行使撤销权不当 表示不真实,而这种不真实源自保证人以外的有债权人参与或默许的诈欺,由此产生的保证合同,保证人可以主张无效和民事责任的完全免除,以拒绝债权人请求[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89.html -
了解详情
、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导致本合同被确认为无效;(2)本合同订立时,因乙方隐瞒其尚未与其他用人 颁布的部门规章、政策等制定而成。 第197条 本合同文本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彼此如发生冲突、矛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执行适用的法律 ...
//hetong.110.com/hetong_7889.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 (二)学理分析 关于格式条款的概念,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规定不同,但大都将其称为合同,如英国采用标准合同(standard form contract)名称,而法 。而格式条款一旦在个案中被宣布无效以后,该条款以后便永久失效,这也是行政机关所无法接受的。所以,采用变更或撤销的方式,更有利于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902.html -
了解详情
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由此可见,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其结果是该合同自始无效。有些 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原告(反诉被告)应当对反诉抗辩理由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六条 ...
//www.110.com/panli/panli_386942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使善意受让人取得所有权成为经由法律的特别规定得以补正的、有效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1}245恶意受让人即使获得占有交付或登记也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 。旨在物权变动的债权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时将导致物权变动无效。虽然在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之下,合同的效力与合同得到履行的法律效果是相互分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804.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确认判决是不可能导致物权变动的。通过确认判决,权利人只能达到其所主张的法律后果的目的,即确认某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但该判决本身并不会直接 请求权中的返还原物请求权。申言之,在合同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如果作为标的物的动产或不动产依然存在且未被第三人善意取得的话,那么当初依据合同而给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39.html -
了解详情
始客观不能,则根据该条整个合同无效,从而亦不产生对待给付请求权。[12]1795债法改革后,虽然自始客观不能的法律行为无效规则被废除,仍有学者认为,《 应区分履行不能不可归责抑或可以归责,进而分别赋予对待给付义务依法消灭或因解除而消灭的法律后果,而应统一地赋予债权人以解除权,由其自己决定提供还是不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4.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确认判决是不可能导致物权变动的。通过确认判决,权利人只能达到其所主张的法律后果的目的,即确认某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但该判决本身并不会直接 请求权中的返还原物请求权。申言之,在合同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如果作为标的物的动产或不动产依然存在且未被第三人善意取得的话,那么当初依据合同而给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73.html -
了解详情
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第四十二条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 违背的,应以后者为准。(四)对于用人单位的处理结果,法院查明事实后,可以支持或撤销,不宜作出变更处理(仅涉及金额的除外)(五)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不予受理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4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