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取得,这种利益属于一种期待利益,故应当属于可得利益损失。虽该案发生于合同法颁布之前,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但同样,我国民法通则第112条规定 时对债权人所会发生的利润没有实现。这里的“所失利益”与我国合同法上的可得利益相近似。《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4.2条(完全赔偿)规定:受损害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372.html -
了解详情
加紧制定中,况且现在民法也是由类似法典的基本法《民法通则》和其他特别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等组成的;其他非法律部门的法律中绝大多数都是有 是通过第三者解决包括:斡旋、调停、调解、外交保护、东道国当地救济、外国法院诉讼、国际商事仲裁等。在外资法典中,应该改变我国现行法律在争议解决立法方面的混乱局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1.html -
了解详情
五条规定实际指预售合同债权或债务的转让。本人认为,关于合同债权债务的转让,合同法或民法通则均有明确规定,作为商品房预售合同债权与债务的转让,其并无特别 了“区分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之原则。此外,从比较法解释角度看,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3.3条(自始不能)第二款规定:“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76.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后果都属于责任范畴。现在民法学论著中使用“救济”这一概念的不少,在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论著中,有些用“责任”而不用“救济”的概念,有些则 笼统地称之为“救济”,但在学理上也使用救济的概念。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是综合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8.html -
了解详情
弱。法国法上要约的拘束力次之。法国民法典回避要约的拘束力问题,法国合同法的传统理论不承认要约当然地具有法律约束力,认为债务须由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 而受拘束。 我国合同法并没有采纳德国法系的做法明文规定要约的形式拘束力,而是参考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pic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580.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要求被告朱伟偿还160万元予以支持,但要求承担违约金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中华 处理,应当坚持维护担保制度的从属性规则,在主合同有效的前提下,若当事人在非国际商事交易领域约定独立保证或独立担保物权,应当否定担保的独立性,并将其转换为有效 ...
//www.110.com/panli/panli_2690139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社会关系的基础,甚至可以推而广之地认为,毫不夸张,不仅刑法,而且侵权法、合同法乃至整个法律制度,其实都建立在报应正义观念的基础上。[8]公力救济自我 在不断的削减。在国际性争议中,当事人更愿意撇开公力救济途径而直接诉诸国际商事仲裁,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他们十分倚重仲裁制度在谋求关系增量方面具有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7.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实体法上的融洽化已经在欧洲层面以条约的方式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国际民事身份登记委员会工作上(CIEC)。[14] 然而融洽化只能在某些特定的领域 方式出现,其依据的样板是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一九九四《国际商事合同原则》和朗道委员会(Lando Commission)的欧洲合同法原则。与之类似做一个盘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28.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一般化、多少有一丝体系性的方式展现某一法律领域。第一部完成的重述是《合同法重述》,颁布于一九三二年五月。这之后以代理法、冲突法、与外国关系法 之上。建立在一八五八年《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决定联合国公约》之上的非国家性的国际商事仲裁则提供了一个二十世纪晚期多少相类似的样板现象。 更为重要的相互渗透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对于债权人通过仲裁方式行使代位权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但从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可看出,该条款并没有明确排除债权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的 代替其组建的公司申请仲裁,分支机构所签定的仲裁协议对母公司有约束力。而且从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看,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是普遍趋势,因此,不能把仲裁当事人局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