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并存的要件的话,那么该要件存在的意义就只不过是能够表明行为人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目的在非法占为己有行为要件中已经足以体现,立法者能作出如此明显 退还或交出非法占有的他人财物,实现不动用刑罚就能充分保护他人财物所有权的刑法目的。这一立法意图也可以从与刑法第271条对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中看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4.html -
了解详情
玩忽职守行为是渎职犯罪中最典型的两种行为。“两种行为的构成要件,除客观方面不一样以外,其他均相同”.⑥但是,从刑法第九章关于渎职罪的规定体例看,除 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第二,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5.html -
了解详情
且以非法占有为主要目的,而且后者是抢劫罪犯罪构成中主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为人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抱有直接追求的态度。寻衅滋事罪是刑法规定的妨害 一)》P192. ⑨参见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⑩详见法律出版社,赵秉志主编《当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3.html -
了解详情
了某种利益,虽然这种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非金融机构不能直接从事借贷业务的规定,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其借贷关系的存在,对其不宜以挪用公款罪论处。 的计算方法有违立法本意,是对刑法第384条的曲解。 刑法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主观方面并不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对于被挪用的公款是否归还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主体(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刑法中所称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 人员与他人勾结,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在公司、 ...
//www.110.com/fagui/law_20152.html -
了解详情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言,关系到罪与非罪;而对于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挪用资金以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而言,直接关系到是定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罪 37]很显然,该观点是主张《刑法》第184条第2款关于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以受贿罪定罪处罚的规定,属于法律拟制。也就是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12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导致其在失效后又非法创设了全新的虚假权利内容。因而从本质上说,这种涂改、加工行为理应属于变造的范畴。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变造的信用卡的规定,而只有伪造的 认为,该观点也不妥。从使用行为分析,除恶意透支外,只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不是使用自己的信用卡(无论是真实卡、骗领卡,抑或废弃卡、作废卡),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56.html -
了解详情
中广泛存在,而且得到学者和司法实践的普遍认可,我国刑法中的盗窃、诈骗、抢夺罪等犯罪,法律条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但在刑法 吸收公众存款罪[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李硕,李浣.关于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303.html -
了解详情
中广泛存在,而且得到学者和司法实践的普遍认可,我国刑法中的盗窃、诈骗、抢夺罪等犯罪,法律条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但在刑法学理 公众存款罪[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李硕,李浣.关于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297.html -
了解详情
。 四、《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2001年1月21日 (三)关于金融诈骗罪 1.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 〔1998〕4号 1998年3月10日 第十条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其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6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