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报应也就缺乏支撑。 2. 不足之二:效率观念缺失 报应主义者所认为的刑罚目的就是为了惩罚犯罪,从而实现正义,恢复社会道德和法律秩序。然而,同公正目标一样 公正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没有犯罪但有较大人身危险性的人也可以适用刑罚的主张了。正因为如此,多数个别化论者并没有采纳此种极端的观点,而是认为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7.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自首的确认可以作为单位立功的依据,并认为单位构成立功主体符合法律效率和刑罚目的的价值要求。在成立条件上,该学者认为,单位立功的主体只能是被告 。[67]在死刑立法改革的刑法设计上,许多学者认为,应改革我国相关刑种和刑罚制度[68],完善死缓制度[69],修改与完善刑法总则和分则的死刑规定[7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2.html -
了解详情
,以便法官根据个案情况,灵活掌握和适用。还有的根据报应论与预防论相结合的刑罚目的,得出了在从一重从重处罚为处罚原则的前提下,有限适用数罪并罚 各不相同。[18] 由此可见,贝卡利亚虽然承认个人具有意志自由,但又认为衡量犯罪以致刑罚轻重的标尺只能是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因为,罪孽的轻重取决于叵测的内心堕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5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此后,1926年《苏俄刑法典》、1958年《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立法纲要》对刑罚目的均有规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刑法理论也认为,我国 发展。 1922年苏俄刑法典第57条进一步明确了反革命罪的一般概念,规定:凡是目的在于颠覆、破坏或者削弱无产阶级革命所赢得的工农苏维埃政权和根据苏俄宪法而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正义的。 相对主义则属于新派的理论,以目的刑论为内容。根据目的刑论的观点,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在于刑罚目的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提倡的目的基本上 废的认识是一个辩证思维过程,死刑不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作为刑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而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64.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则使犯罪人终生都处于犯罪的阴影里,不利于犯罪人的再社会化,也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第二种立法模式的问题在于,犯罪有轻重之别,与之相适应 对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给予平等的处遇 。因此,确立单位累犯制度,使得接受刑罚处罚后再次犯罪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得到应有的严惩,就成为单位犯罪法典化后贯彻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正义的。相对主义则属于新派的理论,以目的刑论为内容。根据目的刑论的观点,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在于刑罚目的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提倡的目的基本上 废的认识是一个辩证思维过程,死刑不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作为刑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而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05.html -
了解详情
狭义犯罪为刑法解释学的解释对象,即犯罪为任责能力人有故意或过失而为刑罚法令中所列举之违法行为。 2. 法人犯罪问题的探讨 法人能否同自然人一样成为犯罪的 应注重社会之防卫及犯人之改善,因此,在他看来,折中说是恰当的。 围绕刑罚目的是什么,也存在绝对主义或报应主义、相对主义或防卫主义,折衷主义或浑成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2.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虽然在理论上能够自圆其说,但在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导致过度的压制。不同刑罚目的的相互结合,作为抵制与均衡制度发挥着作用,该制度在结果上导致刑法 根据,而预防犯罪只能是量刑的次要根据。其次,报应刑更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报应刑维护了社会秩序,满足了公众的正义感(Rechtsgefuhl),因此,保障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正义的。 相对主义则属于新派的理论,以目的刑论为内容。根据目的刑论的观点,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在于刑罚目的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提倡的目的基本上 废的认识是一个辩证思维过程,死刑不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作为刑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而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1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