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据刑事法律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职务 身份的所有职工。《刑法》并没有明确指出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亦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但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25日公告公布的法释(1999)12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041.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确立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犯罪记录封存或消灭制度。当然,在具体设计该项制度时,可以根据犯罪主体以及犯罪性质和罪行轻重等确定封存或消灭犯罪 上,运用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犯罪记录制度。 【作者简介】 李玉萍,单位为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注释】 [1]应当注意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情感性和道德化倾向。情感性评价因素在非规范评价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突出了对犯罪主体精神和情感意志的评价与判断{10}。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法律恰正是 第100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在刑事立法中的出现,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刑规定的不协调。我国刑法明确将单位列为犯罪主体之一,在有关证券、期货犯罪中,刑法分则规定单位均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对证券 而不包括剥夺其他权利,由于政治权利不同于其他从业权利等,因此我们无法把剥夺犯罪者从事特定职业和剥夺担任特定职务的权利归入剥夺政治权利之中。就此而言,显然刑法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情感性和道德化倾向。情感性评价因素在非规范评价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突出了对犯罪主体精神和情感意志的评价与判断{10}。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法律恰正是 第100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在刑事立法中的出现,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明确将信用卡作为伪造金融票证罪的犯罪对象,[2] 并规定了单位可以构成该犯罪主体。在信用卡诈骗罪中,犯罪行为包括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诈骗、使用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体系。 身份信息的法律意义关乎每个公民和法人的权利。单位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得到重视,呼吁国家机关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10.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为徇私利, 不正确履行职务, 弄虚作假, 给本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但因《刑法》所规定的徇私舞弊类的犯罪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有公司、企业或 的对象也不足为取。笔者认为, 对于不动产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应根据犯罪的手段和不动产具体类型的不同, 得出不同的结论。我国《担保法》第92 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2.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为徇私利, 不正确履行职务, 弄虚作假, 给本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但因《刑法》所规定的徇私舞弊类的犯罪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有公司、企业或 的对象也不足为取。笔者认为, 对于不动产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应根据犯罪的手段和不动产具体类型的不同, 得出不同的结论。我国《担保法》第92 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5.html -
了解详情
其修改颁布之后,我国刑法理论界均不乏有单位能否成为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的理论研讨,以及单位应当可以成为计算机犯罪主体的立法建议。从司法实践中所发生 。这显然使得引渡或者跨国的司法协助难度大大增加。 对于犯罪人所在国不承认计算机犯罪的,显然无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因而形成实际的司法盲点。例如,199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00.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利用职务的情况。具体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我们可以比照刑法中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的规定,主要包括:第一,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指财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的管理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广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