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我国刑法一直强调刑法对犯罪的惩罚功能,强化刑法的工具性价值。例如我国学者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刑法永远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来说,作为一种裁判规范,成为犯罪认定和刑罚适用的指标,这些无非是刑法规制的机能。(47)由此可见,刑法的规制机能是通过刑法作为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共同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02.html -
了解详情
定的统一。何秉松教授认为,97《刑法》第3条后半段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体现的是消极的罪刑法定原则,其意义在于从消极方面限制刑罚权 定就是通过严格限制国家刑罚权的无端发动在适用刑法的过程中保障公民的自由。罪刑法定因而首先表现为对国家刑事司法权的制约,传统罪刑法定的法律专属主义、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3.html -
了解详情
典的刑法思想在我国历代官员和民众观念中根深蒂固。自1983 年以来,治乱世用重典的刑法思想实际上就是我国的严打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在惩治犯罪的过程中,发挥 多非法学本科生和一成多法学本科生认为不能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可见重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仍有一定影响。这说明在我国,即使限制死刑都无法得到广泛的坚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1.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积极义务,而对作为犯罪前提条件中的消极义务则完全略去不提,使对刑事义务的论述残缺不全而不得要领。 ? 从我国刑法的字里行间可以概括出多方面的刑事权利义务规范 学的体系安排及主要内容,笔者在《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一书中作了一些尝试性的阐释,自感收获颇丰。既然是对犯罪作基础性的研究,那当然需要搞清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3.html -
了解详情
准则。[7](P25)其实,认为刑法平等原则是纯粹的司法原则的论者自己也认为:所谓刑法基本原则,是指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在制定和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不同,而在适用法律上有罪与非罪、处罚轻与重的区别。即无论是追究犯罪,还是保护被害人,均应贯彻适用刑法的平等与公正。[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5.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增加刑法的普适性,又必须保证司法者在一定限度内对防卫案件拥有自由裁量权,因此,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正当防卫制度的最终确立都是立法权与 的例外,如英国上议院享有一定程度的司法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特赦权。 [③]权力制约权力方式指的是通过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来防止权力滥用。国家刑罚权属于国家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6.html -
了解详情
地区现行宪政体制。因为我国现行宪法已明确将赦免权赋予国家权力机关,而并非国家主席。1982年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而宪法第 对象是犯罪人的犯罪或其刑罚;赦免的结果是对刑罚造成实际影响;赦免制度所干涉的是司法机关刑事司法实践的各个环节,而不是行政领域;赦免在适用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86.html -
了解详情
下文的犯罪人如无特别说明与不法侵害人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其实,刑法的犯罪人和不法侵害人有重大区别,不法侵害人不一定是刑法意义的犯罪人,因此我认为在防卫 凡受刑事控告者, 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 有权被视为无罪。被告显然不等于犯罪人,而且所谓法律上表现的对被告人的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50.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行。从表面上看 ,过于细密的规定使司法工作人员能够严格依法办事 ,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 ,司法工作人员适用刑法的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刑法规范是一个大前提 ,具体案件则是一个小前提 ,当小前提符合大前提时 ,就得出大前提规定的结论。13 因此 ,刑法规范只需要起一个大前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3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为司法者认定犯罪提供路径,其导向功能也许会因实践中出现的案件简单的居大多数,而使得法官适用刑法的工作简单到类似于贴标签。只有在对少数疑难和变异案件 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倘若有谁能够寻到一个更佳的指导司法实践的构成体系,那才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巨大贡献。 【主要参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