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案件回访向案后延伸触角,巩固和扩大办案效果;通过参与社区矫正、帮教涉案未成年人等工作向案外延伸触角,并结合执法办案向有关部门提出消除隐患、堵塞漏洞 隐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注重深入调研、分析案发原因、寻求预防犯罪对策,提出预防建议,注重警示教育和预防调查、宣传、咨询等工作,注重研究发案规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795.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的公平与公正,而这又涉及到罪前情节(行为人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动机、犯罪原因等)、罪后情节(自首、民事赔偿、认罪悔罪态度等)以及案外因素( 。对此,一审法院曾认为,初犯、偶犯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只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和情节较轻的犯罪,对故意杀人这样严重的刑事犯罪,尤其是本案这样如此恶劣、残忍的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67.html -
了解详情
寻求某种正统性的地位时,此种交战将显得异常激烈。[29]我们若仔细分析独立量刑程序适用的范围及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则不难找到答案。 一是独立量刑程序适用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9号)规定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引入量刑前人格调查制度,第21条规定,开庭审理前,控辩双方可以分别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7.html -
了解详情
论者即指出,司法实践中曾存在将校门附近常见多发的轻微抢劫案件(有些还属于未成年人实施的寻衅滋事案件)作多次抢劫认定的事例,显然属于罪刑不当。[23]对此问题 产生的司法威慑效果,预防一般国民犯罪。就后者而言,刑罚愈严峻愈有效果,但这与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及我国刑事基本政策并不相容,故本文在分析一般预防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93.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暂缓判决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述,结合对其历史和理论源头的介绍和分析,最后提出作者自己关于暂缓判决未来改革方案意见。 关键词:暂缓判决 无罪推定 审判程序是最为关键的一道门槛,也是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最后一道门槛,如果制度设计的不好,先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切社会工作将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20.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逃避,立法规定的相对滞后和司法机关的不当处理。最后,本文在深入分析影响罚金执行难诸多原因的基础上,具体地提出了完善罚金执行的一系列措施。 关健词: 承担,如罚金由监护人承担,这就有悖于罪责自负、不株连他人的刑法原则,况且未成年人犯罪多是由于认识能力差和意志薄弱造成,家庭和社会因素比重较大。正是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32.html -
了解详情
化解矛盾,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案件非羁押办理。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绝大多数是出于好奇、他人唆使、主观恶性差的原因,检察机关在办案工作中,应 ,检察机关应注重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分析,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科,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手段,提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从而更好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76.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还没有成熟,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的主观恶性从总体上与成年人是不同的。但如果环境改变,教育得法,其接受教育的 的条件、执行方式,同时向听证对象了解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分析这次犯罪的原因等,并征询听证对象对被告犯罪可能性的判断意见,承办法官综合听证情况和案情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7.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犯罪的时空条件等等,因而要在刑罚量与犯罪预防效果之间做出精确的量化分析和相关分析是很难的,特别是对于死刑案件,更是如此。(25)也许正因为如此 。如修正案中怜老恤幼之传统道德原则的体现,说到底无非是社会公众对于老人和未成年人犯罪,能够从情感予以一定程度的接受和理解,对其予以从宽处罚不至于从情感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8.html -
了解详情
在彼法官看来,是从轻情节。这是造成量刑不均衡的重要原因。要实现刑罚裁量的个别公正与个别预防的要求,在刑罚裁量中必须正确衡量量刑情节的轻重。 的从重情节,如轮奸;一般性从轻情节,如未遂犯等;决定性从轻情节,如未成年人犯罪等。由于决定性情节与一般性情节对量刑的影响有大小主次之分,因此,把基本法定刑指数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