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案件中的自认,均是诉讼外自认。如下所述,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也是诉讼外自认。根据直接言词原则,诉讼上自认必须 诉讼行为,须向本案审判法官作出才有效,即诉讼上自认经法院审查认为具备有效要件的,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另外,诉讼上自认属于单方行为,所以不必以对方当事人在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5.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表明它既是一种结案方式,又表明协议的约束力同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调解是在人民法院法官主持下进行的,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法官都处于主导的 调解笔录,可参照民事调解的做法;当事人就诉讼事项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协议;法院在确认调解协议内容的基础上应当制作调解书,内容包括:诉讼当事人、案件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26.html -
了解详情
有法律效力,具有排他性和终局性以及司法裁判性质, 而调解没有法律效力, 也即无强制效力。按西方国家的做法, 调解与仲裁程序严格区分, 不但在人员任命上严格区分, 个方式可混合使用, 唯有仲裁与向法院起诉这两种方式是相互排斥的。在西方这两种方式也是互相排斥的, 比如参与调解的人员不是被任命为同一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97.html -
了解详情
为当事人双方所接受。 三、诉讼中自认的法律效力 自认的效力应当分为对当事人的效力和对法院的效力以及不发生事自认的效力的情形。 (一)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 若干规定》第67条对此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是和解的目的作出的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得诉讼中作为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2.html -
了解详情
无可替代的作用,并由此形成了世界罕见的一整套的制度规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至现代,主张法院调解的马锡伍审判方式仍备受推崇,一度取得巨大成绩。但随着 人民调解委员会这种非公权力的居间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合同性质的法律效力。行政调解体现的是权威性、公信力的特点,由于其以政府部门为依托,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3.html -
了解详情
将情况向区信访、劳动社保等职能部门通报,事先告知区信访办该公司员工可能上访的信息。 区政府获悉该公司劳资矛盾纠纷情况,紧急召开调处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专案调处工作组 调解成功率,可以说明这一点。人民调解的强处还在于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协议,法院只需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与认可,而不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2.html -
了解详情
改变,修改章程、撤销或变更公司决议等,原告不要求公司解散了,也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如果通过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同意解散公司,也是一种可行的结案 法律效力外,对其他未提起该诉讼的股东亦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23]《公司法征求意见稿》第5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如果人民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95.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错误或仲裁裁决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的,原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本案中,法院根据仲裁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驳回起诉,按照 的裁决书,裁决书才失效。 二、对一般案件中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分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笔者认为,在一般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仲裁裁决作出送达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3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案应裁定终结撤销程序。虽然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其效力具有不确定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77.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二审以及再审程序。四是调解协议效力不同。法院附设调解协议经当事人合意即告成立,与诉讼上的和解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无须经过法院的审查确认,而法院调解达成 即经法院或诉前法官征求当事人同意后而启动。(3)建议启动。即经法院或诉前法官建议后而启动。2.半强制启动。即只要一方当事人申请适用,法院即可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