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刑期不得少于12年。 对于假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5条规定: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 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7页。 ⑧赵秉志、肖中华:《论死刑的立法控制》,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⑨景阿锋:《浅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6.html -
了解详情
犯有十恶不赦之罪,也是以宽宥为怀的。 二、关于死缓实际执行时间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核准权收回后,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均能严格执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 新人,从而实现刑罚目的。因此,草案建议规定本法第50条第2款规定的原判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20年以上,原判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02.html -
了解详情
刑期标准的有期徒刑犯或无期徒刑犯可以予以假释。这里所说的“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就是一个诉讼程序问题。但《刑事诉讼法》在规定减刑、假释的程序时,未能就此问题作出规定, 的主要缺陷。解决这些缺陷,需要对《刑事诉讼法》关于减刑、假释的程序进行修改,使之与《刑法》的规定相适应、相配套。 5、《刑法》第3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年,但悔改表现突出,经执行机关和社区矫正组织共同考核,提出假释建议的。 (三)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以后,符合刑法第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493.html -
了解详情
从单线行政审批到等腰三角对抗 201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对减刑、假释的审理机制做了改革,由书面审核改为采取 予以排除否定。而且这也与《监狱法》第34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减刑、假释裁定不当的,应当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内提出抗诉相吻合。因此,检察机关对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06.html -
了解详情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关于刑罚执行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在《规定》中对刑罚执行监督程序作出比较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第二步,建议尽快制定我国的刑事执行法典。在该法典中增设刑罚监督程序条款。如前文所述减刑、假释程序的改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0.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 (三) 适用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 我国的刑法体系,共有五种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三种 将12年有期徒刑减为10年有期徒刑。 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减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997年10月28),第十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4.html -
了解详情
为事后监督,缺乏事前监督和预防性监督的规定。如刑事诉讼法关于纠正违法、纠正不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规定,都是事后监督的方法。实践证明,事后监督的 为建议权、审查提请权和审理裁定权,形成监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三方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的刑罚变更执行司法体制,人民检察院通过介入刑罚变更执行程序,变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3.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在实践中,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和不致再危害社会仅是司法人员的一种判断,随意性较大,易于暗箱操作。贪污贿赂型犯罪分子更容易利用案发前的 先予关押10年,然后根据表现进入减刑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6.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在实践中,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和不致再危害社会仅是司法人员的一种判断,随意性较大,易于暗箱操作。贪污贿赂型犯罪分子更容易利用案发前的 先予关押10年,然后根据表现进入减刑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