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危险犯,其行为自身发生危害的盖然性较低,故对行为当时危险实现的可能性的要求就高,司法机关在认定了行为对法益侵害的危险性存在时才能认定为 危害性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化解到诚如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实行行为、社会相当性、期待可能性、客观处罚条件当中去,也才能真正建立起名符其实的民权主义刑法理论、民权主义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2.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解除,其意志仍被强制,且谭某也是本案的被害人之一,他的人格尊严也受到了侵害,按照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被害人的谭某在当时情况下,无拒绝与钱某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性,因此,谭某的行为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二,本案中张某扬言如果谭某不和钱某发生性关系就要强奸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责任即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责任,这种责任相对于行为人而言即有责性(非难可能性);中义的刑事责任被理解为必须接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地位;广义的刑事责任 ,还不具备当然的可责性。行为惟有相对于社会一般公众而言具有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而行为人偏不适法-反而选择了违法时,才具有法规范的可非难性。由此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8.html -
了解详情
,很有研究的必要。但考虑到盗窃罪发案率的高发性,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可能性最大,本文主要以由盗窃转化的抢劫罪为例来研究事后抢劫罪。 那么,事后抢劫罪 。因为在这种情况,既然没有意思联络,对一方的暴力,另一方缺乏制止对方实施的期待可能性,即便带走了财物,也不宜看作是实施了暴力胁迫才带走的。 第二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5.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层面上的报应和谴责,宽大则是注意到行为人主观危险性以及实际的可能性而作出的对犯罪分子从宽的处罚,是刑罚个别化的体现。其三,宽严相济概念得到新 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刑的高低,而还应该看现实社会中该种犯罪发生与否的期待可能性。在我国,经济领域、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方面的违规、违法、犯罪具有普遍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0.html -
了解详情
从客观上限定了犯罪的成立;有责性,是具有责任能力且主观上具有故意过失及期待可能性时才可能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成立犯罪。(注: 手段对已经发生的犯罪是无法发挥其预防功能的,可是对于罪犯再次犯罪却有预防的可能性。这样,客观主义的刑法思想不但为刑罚预防功能的发挥划定了范围,同时也为检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被害人的理性诉求,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强重婚行为的隐蔽性而降低重婚罪被发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这种重罪化的修法初衷落空。因此,重罪化的策略应当予以 虽然重婚者也是基于明知的认识而实施的重婚行为,但是事出有因,应当考虑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意志。 (三)关于重婚罪的程序性问题 刑法并未规定重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1.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被害人的理性诉求,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强重婚行为的隐蔽性而降低重婚罪被发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这种重罪化的修法初衷落空。因此,重罪化的策略应当予以 虽然重婚者也是基于明知的认识而实施的重婚行为,但是事出有因,应当考虑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意志。 (三)关于重婚罪的程序性问题 刑法并未规定重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2.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存在着积极判断和消极判断之争,但事实上,目前的通说对于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采取的是一种消极判断的方法,而对责任故意、责任过失则是采取一 故意或者危害行为过失是指危害行为的行为人对于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客观损害或者损害可能性所持的心理态度,因而可将完全不存在危害行为故意和危害行为过失的意外事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主体必须前后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的限制排除了只能承担罚金刑的法人构成累犯的可能性。但是,就中国现行刑法典所确定的某些特殊累犯而言,单位是可以作为累犯的 了必要的理论支撑。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在违法性的本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在无期待可能性的情况下,二者在责任领域具有相同的可非难性。行为无价值理论将过失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