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同意第二种意见,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论据(理由):区分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准是看行为是否齐备某一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种,表明其 没有主次或者轻重之分,它们也都同样受法律保护,那么,是否劫得财物就绝对不是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唯一标准,而是否侵害了他人人身权则必然成为认定抢劫罪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69.html -
了解详情
后张施华已如数退还。对张施华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我们在处理中产生如下三种意见: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张施华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虽然本案在犯罪主体作为国有 虽系工人,但受单位委派外出从事采购业务,系受国有控股公司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应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张施华在本案中非法占有的公司财产达10万元,其行为侵犯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44.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明确将侵权行为人的非法经营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之一,符合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特点和构成要件,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立法意图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 应当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无论是对于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还是对于其他严重情节的把握,都要充分考虑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商业目的和商业规模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96.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价格。盗窃罪司法解释的财物价值认定规则以被害人的实际财产损失为核心计算盗窃数额,能够正确反映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贿赂犯罪属于对合犯,应当以行贿人与 工作人员的实际利益。行贿成本可能高于亦可能低于受贿数额,故不能成为确定犯罪数额的依据。受贿人低价购买二手房的同时意味着行贿人低价转让二手房,以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50.html -
了解详情
包巧克力换得李的项链。后案发,廖某被起诉至法院。 【分歧】 对于廖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廖某以非法占有为 ,此时李某只是廖某的犯罪工具。廖某通过秘密的骗取幼儿的方式取得金项链,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综上,廖某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手中骗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902.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在讨论案情时,办案人员对宋某构成盗窃罪没有异议,但是对宋某盗窃罪的标准认定存在着意见分歧: 一是认为宋某盗窃数额共计人民币2716元,符合数额较大的 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综合本案,宋某的盗窃行为不符合上述规定,故对其盗窃标准不可认定为“数额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679.html -
了解详情
,故本案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冒充军人采用恐吓的方式,敲诈他人钱财,这种犯罪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诈骗罪也很相似,因此对本案有人就提出了以敲诈勒索罪处理 车辆的,并且均认为自己没有丧失对车辆的所有权。因此对赵某等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 另外在实践中,还存在行为人冒充军人以虚假名目(如本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05.html -
了解详情
,其特殊性就表现在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因此,利用职务便利就是贪污犯罪的行为特征。“利用”就是凭借和使用;“职务”是指行为人工作中从事业务享有的职能权力 被告人曾某不是从钥匙代管人处取得钥匙进入电脑室,而是利用其熟悉电脑室外部环境潜入电脑室,那么被告人曾某的该行为就不能认定为监守自盗,也就不能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02.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每次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已经全部完成,每次诈骗的事实与内容也完全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对刘某诈骗归还的部分不作犯罪事实认定,那么刘某实施 视作合法化。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以实际损失额为准,即两家受骗单位因合同诈骗行为遭受的直接损失数额的总和。因为,此方法能比较准确的反映连环合同诈骗行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654.html -
了解详情
,其特殊性就表现在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因此,利用职务便利就是贪污犯罪的行为特征。利用就是凭借和使用;职务是指行为人工作中从事业务享有的职能权力 钥匙进入电脑室,而是利用其熟悉电脑室外部环境潜入电脑室,那么被告人曾某的该行为就不能认定为监守自盗,也就不能认定为贪污罪。 作者:安福县人民法院 陈宗华...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9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