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上,以制裁手段恫吓、威慑带有社会风险的行为”。[1]作为与实害犯相对应的犯罪,危险犯在现代刑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实体规定上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刑法 作用于法益,而“结果是与行为处于同一因果关系两端的结果,因而行为本身所蕴涵的对客体(即法益-引者注)的可能侵害不可能成为结果”[16],此时的危险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9.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想精髓是否认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认为自由意志实则是一种违背哲学上的因果联系规律的唯精神论。据此,刑事实证学派代表人之一菲利旗帜鲜明地提出,古典 合理调控各类公权利与私权利冲突关系的刑事法律大典章。具体地说,改革开放的社会物质经济基础,要求作为各类社会关系的重要调控工具的刑法务必作到:(1)利益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5.html -
了解详情
雇用童工又发生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⑽然而,非法雇用童工和造成事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而司法工作人员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从而将雇用童工劳动过程中发生重大 之相冲突。既然经济往来行贿犯罪刑法条款没有配置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作为对合条文的经济往来受贿犯罪刑法条款相应地也不需要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551.html -
了解详情
。新派将自由意志视作心中存在的幻想,[15]在新派看来,人的行动不过是无人格的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并不在理性的掌控之内,而是被先天的生理因素和后天 基于其他有别于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和刑事政策的考量。反观现代刑法理论,作为德国通说的印象说在不能犯问题上的结论与主张取消对所谓危险结果进行考虑的纯粹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096.html -
了解详情
个层面的平衡,尤其是在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体制和心理的认可,作为刑法所依赖的并且被广泛接受的刑罚中的最高位阶,死刑的削减意味着这种平衡被 结果;但必须一步一步有序推进。不仅如此,死刑的废除和司法的控制也是具有因果关系的,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犯罪高发期,每年大约有460多万起犯罪案件,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25.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是针对应纳税款行为实施的,错征的税款或错误的征管行为不能成为抗税罪的犯罪对象。从因果关系上看,也是税务机关或者税务工作人员错误在先,纳税人的抗拒 威胁,即使数额较大,也不宜以抗税罪追究刑事责任。(2)抗税数额是否作为衡量情节严重的标准?《刑法》以是否情节严重为界限规定了两个档次的刑罚。理论上倾向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7.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杀人,但是,这种场合只能作为故意杀人刑事违法的伴生物,而不像美国的辛普森案那样,可以单独成立民事杀人。而法定犯的刑法违法性则表现为双重违法性, 已经侵害或者威胁到了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行为人不仅实施了具体的危害行为,也具有主观罪过,而且,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就是在此种场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4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与最终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行为的致果性是共同的,虽然就共同犯罪而言,其他犯罪人并不知情也不知道有人配合自己进行了犯罪,但是 片面共犯学说,唯有如此,才能使现行共同犯罪理论臻于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作为共同犯罪特殊形态的片面共犯,与普通的共同犯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92.html -
了解详情
,而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最后的法律防线,自然也应为财产关系提供最有力的保护。然而,纵观现行刑法条文,对于财产物权,知识产权均有专章或专节规定犯罪予以保护(《 债务的法律义务,其逃避债务的行为是违反了积极履行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而后者则是义务人,以欺诈手段积极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1.html -
了解详情
]即认为对于教唆犯而言属于方法错误,对实行犯而言属于对象错误。亦有认为是对象错误,认为应以被教唆人实行犯罪时的情况,作为区分的标准,而认定为对象错误 的重点在于具体的对象错误和方法错误的区分,故以下不涉及因果关系错误的问题。 [2]参见[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