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超越个体需要的集体利益。在这样的主体性结构中,孤立的个体不存在伦理与价值的可能性。因此,人本主义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整体性要求,只有通过整体的改善,即社会的 或减轻、免除处罚,甚至不作为犯罪论处。这也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刑法原理后面,不断地做引借性的工作。晚近以来,德日刑法上的期待可能性、容许的危险、信赖原则成为我国学界热议的论题,就这些规范刑法理论本身进行引 单个公民来说,这同时会意味着一种不堪忍受的丧失自由。人在移动和自我塑造方面的可能性,也就是对生存所需要的运输利益,就将以一种威胁生活质量的方式加以限制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5.html -
了解详情
森严,受到厚重的保护的场合,一般来说,人们意识到侵害该财物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较高,否则就较低。最后,考虑有无其他能够有助于判断被告人在行为时的 紧急避险没有侵害社会的整体利益的排除违法性说,认为紧急避险人主观上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排除责任说,以及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考虑的二分说。 (40)具体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3.html -
了解详情
对过失的规范评价 从规范评价的角度看,对过失程度涉及到行为人的违法性意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等问题,但从考察过失程度的意义上说,关键是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 必须的注意事项其违背注意义务的不作为行为,木身就包含着造成严重事故的现实可能性,因此,李某的行为对行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也是具有原因力的行为 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4.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结果的不注意;客观的责任要素是指在实施违法行为的场合对合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有关责任程度的要素是指与人格形成有关的行为者自身的因素。 这些情况 。 作为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承受刑事制裁的法律后果,包含着对犯罪行为进行归责可能性的法律评价,刑事责任确认犯罪人对犯罪负有责任,应当承受犯罪所引起的法律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4.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也是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或者有着较轻的社会危害性。 对于类似于大陆法系中缺乏期待可能性的事由,我国刑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中也以不具备严重的社会 也是犯罪行为在法律上的属性,也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并不具有充分量化的可能性,社会危害性量化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应受刑罚处罚性上来说明。 2.关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64.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责任两个原则:主观责任是指,只有当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以及故意、过失、与期待可能性时,才能对行为人进行非难;个人责任是指,只能就行为人实施的个人的行为 。此派学者认为,刑法上的责任是采用刑罚的手段,根据法的立场的非难可能性。 虽然责任的本质、机能有着对立的观点,但是在大陆法系,只有行为人基于非难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67.html -
了解详情
从客观上限定了犯罪的成立;有责性,是具有责任能力且主观上具有故意过失及期待可能性时才可能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成立犯罪。(注: 手段对已经发生的犯罪是无法发挥其预防功能的,可是对于罪犯再次犯罪却有预防的可能性。这样,客观主义的刑法思想不但为刑罚预防功能的发挥划定了范围,同时也为检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责任即作为犯罪成立要件之一的“责任”,这种责任相对于行为人而言即有责性(非难可能性);中义的刑事责任被理解为必须接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地位;广义的刑事责任 ,还不具备当然的可责性。行为惟有相对于社会一般公众而言具有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而行为人偏不适法-反而选择了违法时,才具有法规范的可非难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2.html -
了解详情
“严打政策”必然超出法律之外,造成对正在建设的法治的破坏,并且,侵犯人权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不利于国民健康的法治心理的培育。 第三,“严打”容易导致法律部门在 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刑的高低,而还应该看现实社会中该种犯罪发生与否的期待可能性。在我国,经济领域、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方面的违规、违法、犯罪具有普遍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