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实,是主动投案。二、其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并接受审判,应当认定自首。 分歧: 对于辩护人提出的张某的行为构成自首的辩护意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应当视为主动投案。如何正确理解上述规定,是认定张某是否构成自首的关键所在。所谓形迹可疑,一般是指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43.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每次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已经全部完成,每次诈骗的事实与内容也完全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对刘某诈骗归还的部分不作犯罪事实认定,那么刘某实施 视作合法化。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以实际损失额为准,即两家受骗单位因合同诈骗行为遭受的直接损失数额的总和。因为,此方法能比较准确的反映连环合同诈骗行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207.html -
了解详情
涉案金额有以下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崔德政重复出售房屋的行为属于民事欺诈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崔德政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被害人人民币64万元、90万元,那么如何计算犯罪数额?笔者认为,对于此类连环合同诈骗案,可参考连环挪用公款罪中数额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8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其特殊性就表现在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因此,利用职务便利就是贪污犯罪的行为特征。利用就是凭借和使用;职务是指行为人工作中从事业务享有的职能权力与 被告人曾某不是从钥匙代管人处取得钥匙进入电脑室,而是利用其熟悉电脑室外部环境潜入电脑室,那么被告人曾某的该行为就不能认定为监守自盗,也就不能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62.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同意第二种意见,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论据(理由):区分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准是看行为是否齐备某一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种,表明其 没有主次或者轻重之分,它们也都同样受法律保护,那么,是否劫得财物就绝对不是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唯一标准,而是否侵害了他人人身权则必然成为认定抢劫罪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8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占有,所以,对此应视为被告人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未发生,应认定为盗窃未遂。 笔者认为,此案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理由如下: 首先,按照我国刑法的 刑法总则第23条和分则第264条的规定,盗窃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盗窃犯罪,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态。此案的被害人看到了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36.html -
了解详情
中,对该案绑架罪的认定曾存在争论: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杨某、陈某、唐某的行为符合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即四被告人 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侵犯人身的强制方法,当场夺取他人财物或者迫使他人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实现其他非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15.html -
了解详情
即其受有利益并不是自己的积极性为。在本案中要认定陈某的行为是不是不当得利关键就在于陈某是如何获得财物的。如上所述,陈某获得了处于无密码状态的信用卡 行为,其行为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超出了民法的调整范围,已经构成了犯罪,所以其获得信用卡上资金的行为并不是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了冒用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56.html -
了解详情
,故本案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冒充军人采用恐吓的方式,敲诈他人钱财,这种犯罪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诈骗罪也很相似,因此对本案有人就提出了以敲诈勒索罪处理 车辆的,并且均认为自己没有丧失对车辆的所有权。因此对赵某等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 另外在实践中,还存在行为人冒充军人以虚假名目(如本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71.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行为人向自己所在单位投案,无论该单位所有制性质如何,均视为自动投案。 其他负责人员应当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以及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中非在执行职务的 以此影响到对指控事实系罪与非罪的判别认定,即使是对案件的性质作辩解,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42.html -
了解详情